首页 > 中华药典频道 > 中药材库 > 正文
胡颓子根(中药材)
收藏
0
本词条由国医小镇网整理并发布提供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胡颓子根为胡颓子科植物胡颓子Elaeagnus pungens Thunb.的根。7-10月采挖,切片晒干。产于陕西、江苏、安徽、浙江、福建、湖北等地。

  • 中药名称胡颓子根

  • 中药学名(拉丁名)ELAEAGNI RADIX

  • 别 名牛奶根、贯榨根、叶刺头

  • 所属功效类 活血化瘀药

  • 胡颓子科

  • 分布区域产于陕西、江苏、安徽、浙江

来源

本品为胡颓子科植物胡颓子Elaeagnus pungens Thunb.的根。(《中药大辞典》)

本品为胡颓子科植物胡颓子Elaeagnus pungens Thunb.的干燥根。(《上海市中药材标准1994版》)

分布产地

产于陕西、江苏、安徽、浙江、福建、湖北等地。

入药部位

根及根茎

采收加工

7-10月采挖,切片晒干。(《中药大辞典》)

全年可采,洗净,晒干。(《上海市中药材标准1994版》)

药材性状

根呈圆柱形,弯曲,多截成30-35cm长的段,粗细不一,粗根约3cm,细根为1cm。表面土黄色,根皮易落;露出黄白色的木部。质坚硬,横断面纤维性强,中心色较深。气微,味淡。(《中药大辞典》)

本品多为不规则的段块,长2-4cm,直径1-1.5cm;外表面灰褐色或棕褐色,粗糙不平,栓皮多不整齐纵裂而呈鳞片状,脱落处呈棕红色或棕色。有的可见支根痕。根皮内表面浅黄色或浅棕黄色,具网状纹理,根皮折断面呈明显纤维状,内侧呈层状。易沿纵切向撕成薄层,其表面观呈致密网眼状,浅黄色。木部占根的大部分,浅黄色。质地坚实。难折断,横断面隐约可见同心环层。气微,味涩。(《上海市中药材标准1994版》)

性味归经

苦、酸,平。(《中药大辞典》)

酸,平。(《上海市中药材标准1994版》)

药材功效

活血止血,祛风利湿,止咳平喘,解毒敛疮。(《中药大辞典》)

祛风利湿,止血。(《上海市中药材标准1994版》)

药材主治

主治吐血,咯血,便血,月经过多,风湿关节痛,黄疸,水肿,泻痢,小儿疳积,咳喘,咽喉肿痛,疮疥,跌扑损伤。(《中药大辞典》)

用于风湿关节痛,跌打损伤,吐血,咯血,便血。(《上海市中药材标准1994版》)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或浸酒。外用:煎汤洗;或捣敷。(《中药大辞典》)

 9g。(《上海市中药材标准1994版》)

贮藏保存

置干燥阴凉处。(《上海市中药材标准1994年版》)

药材鉴别

理化鉴别:
取本品粉末2g,置50ml锥形瓶中,加80%乙醇15ml,水浴回流15分钟,滤过。滤液置蒸发皿中,水浴蒸干,残渣加1%盐酸3ml,搅拌,滤过。滤液加碘化铋钾试液2滴,即产生桔红色沉淀。(《上海市中药材标准1994年版》)

中药配伍

1.治风寒肺喘:胡颓子根一两,红糖五钱。水煎,饭后服。(《闽东本草》)
2.治吐血,咯血,便血,月经过多:胡颓子根一至二两。煎服。(苏医《中草药手册》)
3.治风湿痛:胡颓子根三两,黄酒二两,猪脚半斤。加水煮一时许,取汤一碗,连同猪脚服。(《福建民间草药》)
4.利湿,治黄疸:胡颓子根五至八钱。水煎服。(《浙江民间草药》)
5.治产后腹痛下痢:胡颓子根二两,红糖一两,水煎服。(《闽东本草》)
6.治脾泄泻痢:胡颓子根三至五钱。水煎成半碗,加些冰糖,饭前服,日服二次。(《福建民间草药》)
7.治小儿食积、疳积:胡颓子根五钱。水煎服。(《浙江民间草药》)
8.治乳痛:胡颓子鲜根30g,鲜琴叶榕根30g,鲜雪见草30g。水酒煎服。(江西《草药手册》)
9.治咽喉肿痛:胡颓子根一两,王瓜根五钱。水煎,频频含咽,每日一剂。(《江西草药》)
10.治咽痛失音:胡颓子根30g,川连6g。水煎服。(《泉州本草》)
11.治产后浮肿:胡颓于根三至五麟,益母革等舞。水煎至半碗,加些红糖温服。(《福建民间草药》)
12.治跌打损伤:胡颓子根30g,娃儿藤根15g,徐长卿9g。酒水各半煎服。(《全国中草药汇编》)
13.治皮肤湿疹:胡颓子根适量,煎洗。(苏医《中草药手册》)

道地性

非道地

相关论述

1.《纲目》:吐血不止,煎水饮之;喉痹痛塞,煎酒灌之。
2.《分类草药性》:治跌打损伤,和气行血,补虚清火。
3.《贵州民间方药集》:益精神,安五脏,补虚劳,止咳化痰,又可催乳。
4.《浙江民间草药》:消食滞,化疳积。
5. 苏医《中草药手册》:止咳定喘,祛风利湿,止泻,止血。治久咳气喘,痢疾,腹泻,咯血;并治风湿关节痛,感冒头痛,咽喉肿痛,月经过多,黄疸,牙齿痛。

原标题:胡颓子根
词条标签:胡颓子胡颓子根

  • 来源来源
  • 分布产地分布产地
  • 入药部位入药部位
  • 采收加工采收加工
  • 药材性状药材性状
  • 性味归经性味归经
  • 药材功效药材功效
  • 药材主治药材主治
  • 用法用量用法用量
  • 贮藏保存贮藏保存
  • 药材鉴别药材鉴别
  • 中药配伍中药配伍
  • 道地性道地性
  • 相关论述相关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