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养生频道 > 膳食养生 > 正文

饮食宜忌的依据-西医理论

来源:国医小镇发布时间:2015/6/16
导读:理论一:营养成分 营养的吸收过程,主要是指食物的摄取、消化和吸收的过程。人类生命的整个过程都离不开营养。 营养来源于各种营养素、食物中能被人体消化吸收的物质(包括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无机盐、维生素、水和膳食纤维等七类)。碳水化合物(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理论一:营养成分

营养的吸收过程,主要是指食物的摄取、消化和吸收的过程。人类生命的整个过程都离不开营养。

营养来源于各种营养素、食物中能被人体消化吸收的物质(包括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无机盐、维生素、水和膳食纤维等七类)。碳水化合物(糖类)、脂肪和蛋白质被称“大营养素”。

营养素按人的需求量可分为微量营养素和常量营养素;根据能否在体内合成可分为必需营养素和非必需营养素。不同的营养素有不同的作用,营养素的功效主要有以下几种:①供给人体所需的能量。②构成和修补机体组织。③维持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

    ●糖类

    (1糖类的生理功能

①供给人体所需的能量。糖类最主要的生理功能就是供给机体能量。肌肉活动最有效的能量来源是肌肉中的肌糖原,心脏的活动主要靠糖原氧化供给能量。神经系统的唯一能量来源是血液中的葡萄糖,当血糖降低时,可导致昏迷、休克,甚至死亡。

②保肝、解毒。糖的供给充足,可以保持肝脏中的糖原含量充沛,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保护肝脏免受有害物质的侵害,可维持肝脏的解毒能力。因为肝糖原储备充足,肝脏对于某些化学成分,以及由致病微生物感染导致的疾病具有较强的解毒能力。

③构成组织成分。糖类是所有神经组织和细胞的构成成分,脱氧核糖核酸作为生物遗传的物质基础就是一种五碳糖。

④阻止酮体的生成。糖类为体内脂肪的氧化提供能力,脂肪会在糖类供给不足时氧化供能,但是当脂肪不能完全氧化时,就会产生可引起机体中毒的酮体。若糖类供给充足,则可防止酮体的产生,防止酸中毒。

2)糖类的饮食禁忌

糖类是机体代谢必需的营养素,患有下列疾病的人应注意糖类的饮食禁忌。

①脂肪肝患者。若过量摄入糖,糖可通过代谢转变成脂肪贮存在体内,从而加重病情的恶化。

②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是由于体内胰岛素的分泌异常进而导致糖代谢的异常,限量摄入糖,可减轻糖代谢的异常状况,从而防止病情的加剧。

③动脉硬化患者。过量敏的糖在体内可转化为脂肪贮存,导致机体肥胖,从而可以加重病情。

④肠道疾病患者。过量摄入糖,糖会在肠道内发酵导致胀气,使病情加剧。

$:page

    ●蛋白质

1)蛋白质的生理功能

①构成和修补机体组织。蛋白质在人体内的含量很高,肌肉、血液、骨骼中都含有蛋白质。人的生长、发育、衰老,组织的更新和修复都需要蛋白质的支撑。

②酶和激素的主要构成成分。酶是人体化学反应的基础,本质就是蛋白质,机体生理功能和激素的调节也离不开蛋白质。

③构成抗体。抗体存在于血液中,能保护机体免受细菌的侵害,可以提高机体的抵抗力。蛋白质是这种物质的构成成分。

④供给能量。机体内的蛋白质不断分解释放能量,另外,若摄入的蛋白质过多,蛋白质会被氧化分解释放能量。

⑤调节渗透压。机体的血浆与组织液之间在不断地交换水分并维持平衡,与胶体蛋白质的浓度和血浆电解质的含量有关。

若组织液浓度与血浆电解质浓度相等,水分的分布就取决于血浆中白蛋白的浓度、若长期缺乏蛋白质,血浆中蛋白质的含量便会降低,从而使水分过多地渗入周围组织,导致营养性水肿。

2)蛋白质的饮食禁忌

蛋白质是维持机体生理功能最重要的营养素,但并不是越多越好,以下几种情况应实施蛋白质的禁忌。

①肾脏疾病患者。蛋白质最终的代谢产物的排除在肾功能不全时,就会受阻。为减少氮在体内的含量,保护肾脏,每日蛋白质的摄入量应限制在20~50克,随疾病的变化而改变。急、慢性肾衰竭、氮质血症及尿毒症患者,每日蛋白质的摄入量应控制在20克以内。

②心血管系统疾病患者,蛋质的代谢产物

尿素,可以增强血管的张力,不利于心脏病的治疗,所以应限制每日蛋白质的摄入量,以不超过1/千克体重为宜。   

③肝脏疾病患者。急性肝炎患者,由于肝功能不全,所以蛋白质的摄入量不宜过高,以每日摄入0.8克千克体重为宜。在肝衰竭前期,应限制蛋白质在30~40克日,以防血氨的浓度升高。

●脂肪

1)脂肪的生理功能

脂肪包括脂和油,由碳、氢、氧等3种元素所构成,其主要成分为脂肪酸,常态下呈固态者称为脂,呈液态者称为油。根据结构分为单不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

$:page

①供给能量。1克脂肪氧化可产生37.7千焦的热量,是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所产生能量的2倍。

②构成组织成分。胆固醇是制造类固醇激素的必需原料;细胞膜是由糖脂、胆固醇和磷脂等组成。

③维持体温,保护脏器。脂肪是热的不良导体,可阻止体热的散失,起到保温的作用,有助于御寒,又可阻止外界热量传到机体内部,起到隔热的作用。脂肪在器官周围还有缓冲机械冲击的作用,可以固

定和保护脏器。

④促进脂溶性维生素吸收。维生素A、维生素E、维生素D维生素K不溶于水,但可以溶于脂肪或脂肪溶剂中,被称为脂溶性维生素。膳食中的脂肪可作为溶剂,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⑤增加饱腹感。脂肪在胃内停留时间较长,进食脂肪含量高的食物,不易出现饥饿感。

2)脂肪的饮食禁忌

脂肪是机体活动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由于其代谢过程比较复杂,人体的需要量又各有不同,患有下列疾病的患者应该注意脂肪的饮食禁忌。

①肝胆疾病患者。患有肝脏和胆管疾病,常出现胆汁滞留的状况,脂肪不易被消化吸收。因此,每日脂肪的摄人量应控制在30~50克。

②贫血症患者。患有贫血症,应限制脂肪的摄入量,因为脂肪能抑制机体的造血功能。

③心血管疾病患者。高脂血症、冠心病、高血压、动脉硬化患者均应限制脂肪和含胆固醇高食物的摄入量。过多进食脂肪会使胆固醇沉积在血管壁上而导致动脉硬化。

④胰腺疾病患者。胰腺疾病患者,若出现脂肪样粪便,应注意控制脂肪的摄入量。

理论二:根据人体的代谢过程

西医认为,饮食禁忌与代谢过程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一定时间内是不需要忌口的,而在特定的时间内则是必须忌口的,这对疾病的治愈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例如:一个在夜间

尿床的孩子,白天完全可以正常饮水,但在晚饭后则应该减少喝水的量,即使像牛奶、橘子、西瓜之类的含水分较多的食物也不宜大量食用,这样可减少对膀胱的刺激,从而可以减少排尿的次数和尿量。

由此可见,在代谢过程中,实行特定的饮食禁忌,有助于疾病的治愈。而特定的饮食禁忌则需要对人体器官的生理特点进行较为具体的了解,否则就很容易造成对身体的损害。

理论三:根据季节的不同

在某个季节中致病因素较多或致病能力较强,或是机体的抵抗能力下降,许多疾病有着非常明显的季节性,但是不能忽视食物在这个时候扮演的重要角色。如夏季易中暑,因此夏季应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少吃或不吃肥甘厚腻的食物;饭前饭后不宜吃冰淇淋、冰镇冷饮、瓜果等。 

 

本站声明: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来电声明,我们将会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详情请关注微信号:国医小镇或直接扫描右侧二维码关注

 

 

说两句吧

网友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换张图片?

你还可以输入250个字

 
健康养生大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