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养生频道 > 膳食养生 > 正文

桃子

来源:国医小镇发布时间:2015/12/11
导读:核果近球形,有沟,表面有短绒毛。果肉多汁,白色、粉红色或黄色,离核或粘核。气香,味甜、微酸。食物中药与便方》:“桃未熟的干果名碧桃干。”


【异名】

桃实(《名医别录》),桃(《备急千金要方》)。

【基原】

为蔷薇科桃属植物桃或山的果实。

【性状】

核果近球形,有沟,表面有短绒毛。果肉多汁,白色、粉红色或黄色,离核或粘核。气香,味甜、微酸。食物中药与便方》:“桃未熟的干果名碧桃干。”

【采收加工或制法】6~7月果实成熟时采摘

【性味】味甘、酸,性温。无毒。

1.《名医别录》:“味酸。”

2.《备急千金要方》:“味酸,无毒。”

3.《食疗本草》:“温。”

4.李杲《食物本草》:“味甘、酸,热。微毒。”

5.《饮膳正要》:“味辛甘,无毒。”

6.《日用本草》:“味甘、酸:微毒。”

7.《饮食须知》:“味甘酸,性温,微毒。”

8.《滇南本草》:“味辛、酸。”

9.《本草纲目》:“辛、酸、甘,热,微毒。”

10.《医林纂要》:“甘,辛,温。夏熟者多酸,秋冬熟者微有辛味。”

11.《现代实用中药》:“桃干:酸,苦。”

12.《食物中药与便方》:“酸、甘、微温。”

【归经】入肝、肺、大肠经。

《食鉴本草》:“属肺。”

《医林纂要》:“体有毛者多入肺。”

【功用】

生津润肠,活血消积。适宜于津少口渴,咳逆上气,肠燥便秘,积聚闭经者食用。

1.《崔禹锡食经》:“食之令下利,益面色,养肝气。”

2.李杲《食物本草》:“益色,发丹石毒。”

3.《饮膳正要》:“利肺气,止咳逆上气,消心下坚积,除卒暴击血,破癥瘕,通月水,止痛。”

4.《滇南本草》:“治蛊积,通月经,润大肠,消心下积。”

5.《本草纲目》:“冬桃,食之解劳热。”

6.《医林纂要》:“养肺,泻肺。”

7.《随息居饮食谱》:“补心活血,解渴充饥。”

8.《食物中药与便方》:“碧桃干止虚汗、盗汗。”

【服食方法】鲜食,作脯食,制酱、榨汁或桃罐头。

1.《食鉴本草》:“作脯食,益颜色。”

2.《随息居饮食谱》:“可作脯,制酱造醋。别有一种水蜜桃,熟时吸时食,味如甘露,生津涤热。”

【服食宜忌】不宜多食。

1.《名医别录》:“多食令人有热。”

2.《备急千金要方》:“多食令人有热。黄帝云:饱食桃入水浴,成淋病。”

3.《食疗本草》:“能发诸丹石,不可多食,生食尤损人。”

4.李杲《食物本草》:“多食令人中热,服术人忌食。又不可与鳖同食,食之浴水成淋病。”

5.《食鉴本草》:“多食令人热,发丹石毒。忌同鳖肉食,发心痛。肺病人宜食,服术人宜忌。”

6.《饮食须知》:“多食损脾助热,令膨胀,发疮疥。同鳖肉食,患心痛。食桃浴水,令泄泻成淋及寒热病,能发丹石毒。生桃尤损人,食之有损无益。五果列桃为下。服术人忌之。”

7.《医林纂要》:“多食泄泻,生疮。”

【食疗方】

1.治食桃不消以桃枭烧灰,白汤下二钱,吐出即愈。(《随息居饮食谱》)

2.血丝虫病碧桃干、干石榴皮各三至四钱,干茶树果一钱,食盐少许,水煎服。(《食物中药与便方》)

3.虚汗、盗汗碧桃干三至五钱,水煎服。(《食物中药与便方》)

4.治肺燥咳喘鲜桃炖冰糖:鲜桃3个,去皮,和冰糖30g炖烂,喝汤吃桃,弃核,每日1次。[中国保健营养,1997,(6):43]

5.治面黄起皱鲜桃汁:鲜桃2个,去皮,捣泥取汁,拌少量淘米水擦面,每日1次。长期坚持,有美肤、去皱、养颜的效果。[中国保健营养,1997,(6):43.]

【储藏】鲜桃放阴凉处保存。

【食论】

在古代医学著作中,桃子的药食作用多被医者忽略,夸大其不良反应。如《食鉴本草》:“桃,伤胃,多食作热”,《养生类纂》:“饱食桃,入水浴,成淋病”,《食疗本草》则直言:“不可食之,生者尤损人。”而在许多非医学著作中,桃子则被推崇为“仙果”,作为长寿的象征。如《神异经》载:“东方有树名曰桃,其子径三尺二寸,和核羹食之,令人益寿。”从现代营养学的角度来讲,桃含有多种维生素、果酸以及钙、磷、铁、钾等无机盐,且不含脂肪,不仅味道甜美,营养价值高,还可预防肥胖,因此,桃子称为“寿桃”,也不无道理。

 

本站声明: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来电声明,我们将会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详情请关注微信号:国医小镇或直接扫描右侧二维码关注

 

 

原标题:桃子
上一篇:葡萄下一篇:梨子
说两句吧

网友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换张图片?

你还可以输入250个字

 
健康养生大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