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华药典频道 > 中药材库 > 正文
苦李根(中药材)
收藏
0
本词条由国医小镇网整理并发布提供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黎辣根为鼠李科植物长叶冻绿Rhamnus crenata Sieb. et Zucc.的根、根皮。秋后采收,鲜用或切片晒干。或剥皮晒干。产陕西、河南、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湖南、湖北、四川、贵州、云南。

  • 中药名称苦李根

  • 中药学名(拉丁名)RHAMNI CRENATAE RADIX

  • 别 名

  • 所属功效类 杀虫止痒药

  • 鼠李科

  • 分布区域、产陕西、河南、安徽

来源

本品为鼠李科植物长叶冻绿Rhamnus crenata Sieb. et Zucc.的干燥根。(《广西瑶药质量标准第二卷》)

分布产地

产陕西、河南、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湖南、湖北、四川、贵州、云南。

入药部位

根及根茎

采收加工

全年可采挖,除去茎叶、须根和泥沙,洗净,干燥。(《广西瑶药质量标准第二卷》)

药材性状

本品根呈圆柱形,多分枝,直径0.5~4cm,表面红棕色至棕褐色,具纵皱纹及横向深裂。皮部多横向断裂,易与木部剥离。质硬,不易折断,断面皮部棕褐色,木部黄色至浅棕色,可见同心环。气微,味辛、苦。(《广西瑶药质量标准第二卷》)

性味归经

苦、辛,平;有毒。归肝、肺、肾经。(《广西瑶药质量标准第二卷》)

药材功效

清热利湿,杀虫,解毒。(《广西瑶药质量标准第二卷》)

药材主治

用于急性肝炎,肝硬化腹水,疥疮,皮癣,湿疹,皮肤溃疡,脓疱疮,麻风,蛔虫病。(《广西瑶药质量标准第二卷》)

用法用量

3~9g。外用适量,捣烂调茶油涂或煎水洗,可磨醋或浸酒涂搽患处。(《广西瑶药质量标准第二卷》)

用药禁忌

孕妇及实寒体弱禁服。(《广西瑶药质量标准第二卷》)

贮藏保存

置干燥处。(《广西瑶药质量标准第二卷》)

中药配伍

1.治疥疮:①黎辣根皮研末,加猪油捣烂,用纱布包裹,烘热,涂擦患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②黎辣根皮二至四两。煎水洗或浸酒饮。(《湖南药物志》)
2.治癞痢头:山绿篱根三钱。水煎服;并煎汤洗擦皮肤。(《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3.治小儿蛔虫:黎辣根五钱。煮浓汁,用汁煮鸡蛋一枚食。(《湖南药物志》)
4.治烂脚疮:长叶冻绿根研细末,加猪油调和外敷。(《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中药炮制

除去杂质,洗净,切片,干燥。(《广西瑶药质量标准第二卷》)

道地性

非道地

原标题:苦李根
词条标签:长叶冻绿黎辣根

  • 来源来源
  • 分布产地分布产地
  • 入药部位入药部位
  • 采收加工采收加工
  • 药材性状药材性状
  • 性味归经性味归经
  • 药材功效药材功效
  • 药材主治药材主治
  • 用法用量用法用量
  • 用药禁忌用药禁忌
  • 贮藏保存贮藏保存
  • 中药配伍中药配伍
  • 中药炮制中药炮制
  • 道地性道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