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华药典频道 > 中药材库 > 正文
地胆草(中药材)
收藏
0
本词条由国医小镇网整理并发布提供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胆草为菊科植物地胆草Elephantopus scaber L.的干燥全草。夏、秋季花期前采挖,洗净,晒干。产于广东、广西、福建、江西等地。

  • 中药名称地胆草

  • 中药学名(拉丁名)HERBA ELEPHANTOPI

  • 别 名苦龙胆草、天芥菜、鸡疴粘

  • 所属功效类清热药

  • 菊科

  • 分布区域产于广东、广西、福建、江西等地。

来源

本品为菊科植物地胆草Elephantopus scaber L.的干燥全草。(《湖南省中药材标准2009版》)(《广东省中药材标准2019年版》)

分布产地

产于广东、广西、福建、江西等地。

入药部位

全草

采收加工

夏、秋季花期前采挖,洗净,晒干。(《湖南省中药材标准2009版》)(《广东省中药材标准2019年版》)

药材性状

本品全长15-40cm。根茎长2-5cm,直径0.5-1cm;具环节,密被紧贴的灰白色茸毛,着生多数须根。叶多基生,皱缩,完整叶片展平后呈匙形或倒披针形,长6-20cm,宽1-4.5cm;黄绿色或暗绿色,多有腺点,先端钝或急尖,基部渐狭,边缘稍具钝齿;两面均被紧贴的灰白色粗毛,幼叶尤甚;叶柄短,稍呈鞘状,抱茎。茎圆柱形,常二歧分支,密被紧贴的灰白色粗毛,茎生叶少而小。气微,味苦。(《湖南省中药材标准2009版》)(《广东省中药材标准2019年版》)

性味归经

苦、辛,寒。归肺、肝、肾经。(《湖南省中药材标准2009版》)(《广东省中药材标准2019年版》)

药材功效

清热,凉血,解毒,利湿。(《湖南省中药材标准2009版》)

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清热利湿。(《广东省中药材标准2019年版》)

药材主治

用于风热感冒,百日咳,扁桃体炎,咽喉炎,眼结膜炎,黄疸,肾炎水肿,月经不调,白带,疮疖,湿疹,虫蛇咬伤。(《湖南省中药材标准2009版》)

用于感冒发热,咽喉肿痛,肺热咳嗽,顿咳,目赤肿痛,痢疾,湿热黄疸,内热消渴,水肿尿少,腹水臌胀,月经不调,带下,痈疮肿毒,湿疹,蛇虫咬伤。(《广东省中药材标准2019年版》)

用法用量

15-30g。(《湖南省中药材标准2009版》)(《广东省中药材标准2019年版》)

用药禁忌

《广西中药志》:"寒症勿用。"
《云南中草药》:“中毒解救,用红糖煮鸡蛋服。”
孕妇慎服。(《广东省中药材标准2019年版》)

贮藏保存

置干燥处。(《湖南省中药材标准2009版》)

置通风干燥处。(《广东省中药材标准2019年版》)

药材鉴别

显微鉴别:
本品根茎的横切面:表皮细胞1列,切向延长,外被较密的多细胞非腺毛残基。皮层较宽,较老的根茎皮层可见少量石细胞单个散在,微木化。内皮层细胞1列,凯氏点明显,细胞内含有油滴。维管束外韧型,韧皮部狭窄,薄壁细胞多压缩,可见少量单个或成束的纤维存在。形成层不明显,木质部导管较小,多径向断续相连。射线2-10数列。髓较大,可见少量微木化壁薄的石细胞单个散在。在薄壁组织中可见众多草酸钙簇晶,直径10-20μm,草酸钙方晶长15μm,及大量的菊糖。
叶的横切面:上下表皮均为1列薄壁细胞,可见非腺毛残基及毛孔,以下表皮尤多。栅栏组织1-2列,约占切面的1/3。海绵组织约占切面的1/2。主脉向上下凸出,其向下凸出尤明显,两侧均有数层厚角细胞;内侧薄壁组织中含有草酸钙簇晶、菊糖;维管束3-5个,双韧型,呈弧形排列,韧皮部外侧有厚壁细胞数层,下表皮内方的厚壁细胞呈半月形排列。(《湖南省中药材标准2009版》)

中药配伍

1.治鼻出血:地胆头、猪肝各酌量。同煎服,连服三至四次。
2.治阳黄疸:地胆头连根叶洗净,鲜者四至六两。煮肉食,连服四、五天。
3.治单腹殿胀:苦地胆二两。煎水分早晚二次服,或和亦猪肉炖服。(①方以下出《岭南草药志》)
4.治尿闭:地胆草五钱至一两。水煎服。(《福建中草药》)
5.治脚气:苦地胆全草一至二两,豆腐二至四两。酌加开水炖服。(《福建民间草药》)
6.治热淋:鲜地胆草三两,瘦猪肉四两,食盐少许。加水同煎,去渣,分四次服用。(《江西民间草药验方》)
7.治扁桃体炎,咽喉炎:地苦胆二钱。泡入300毫升热开水中半小时,内服,每天一剂。亦可制成片剂含服。(广西《中草药新医疗法处方集》)
8.治腋下生肿毒,散肿止痛,脓已成者亦安,亦治一切肿毒:天芥菜以盐醋同捣敷之。(《医林集要》)
9.治痈肿:㈠鲜地胆草全草煎水,熏洗患处。㈡地胆草全草七钱,酒、水各半煎服。(《江西民间草药验方》)
10.治指疔、乳痈:鲜地胆草全草适量,酌加甜酒酿糟同捣烂,敷于患处。(《江西民间草药验方》)
11.治丝虫病淋巴管炎:地胆草一两。水煎服。(《福建中草药》)
12.治蛇伤:天芥菜同金沸草入盐捣敷之。(《纲目》)
13.治翼状胬肉:苦地胆十斤,醋二十斤,铜块一斤。先将铜烧红,立即放入醋中,取出烧红,再入醋,如此反复数十次,再将新鲜苦地胆放入醋中浸泡一个月,过滤,滴眼用(有刺激感不用特殊处理,半小时后恢复正常)。(广西《中草药新医疗法处方集》)

中药炮制

除去杂质,洗净,切段,晒干。(《湖南省中药材标准2009版》)(《广东省中药材标准2019年版》)

药理作用

1.抗菌作用:应用地胆草注射液(水煎浓缩后酒精提取液,再加醋酸铅去掉沉淀制成)作体外抑菌试验(纸片法,每纸片含生药量约30mg),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有抑菌作用。用平板倾注法,每15ml含生药18-24g时,对大肠杆菌、绿脓杆菌、伤寒杆菌、痢疾杆菌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也有抑菌作用。
2.抗炎:煎剂10g/kg灌胃,对大鼠蛋清性关节炎有抑制作用;乙醇制剂5g/kg灌胃,对甲醛性关节炎亦有抑制作用。
3.抗肿瘤:地胆草内酯及地胆草新内酯在体内、外对KB细胞有细胞毒性活性,地胆草内酯对小鼠白血病P388有显着的抑制作用;地胆草内酯、地胆草新内酯分别为50-100mg/kg,对大鼠瓦克肉瘤-256均有显着的抑制作用,在体外对人鼻咽癌-KB细胞半效抑制浓度为0.28-2.0μg/ml;去氧地胆草内酯对大鼠瓦克瘤-256亦有显着抑制作用。(《中华本草》)

毒性

小鼠腹腔注射苦地胆注射液30g生药/kg(相当于成人用量1250倍),家兔静脉注射7.5g生药/kg,未引起毒性反应或死亡。家兔肌肉注射时,未发现局部肌肉充血、坏死等现象。体外作溶血试验时,未发现溶血现象。(《中华本草》)

道地性

非道地

相关论述

1.《生草药性备要》:散疮,凉血,消毒,去痰。理鼠咬、蛇伤,亦能止血。治肠风下血。
2.《本草纲目拾遗》:叶:可贴热毒疮。
3.《广州植物志》:治湿热。
4.《福建民间草药》:利尿消胀。
5.《南宁市药物志》:叶:敷热毒疮,乳痈,跌打。
6.《广西中药志》:清热解毒。治痧气热病,捣烂敷热疮。煎汤熏洗兼内服治眼睛上膜。
7.《闽东本草》:温脾利水,宽中下气。治水肿,腹胀,咳嗽,疳积,疝气。

原标题:地胆草
词条标签:地胆草

  • 来源来源
  • 分布产地分布产地
  • 入药部位入药部位
  • 采收加工采收加工
  • 药材性状药材性状
  • 性味归经性味归经
  • 药材功效药材功效
  • 药材主治药材主治
  • 用法用量用法用量
  • 用药禁忌用药禁忌
  • 贮藏保存贮藏保存
  • 药材鉴别药材鉴别
  • 中药配伍中药配伍
  • 中药炮制中药炮制
  • 药理作用药理作用
  • 毒性毒性
  • 道地性道地性
  • 相关论述相关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