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华药典频道 > 中药材库 > 正文
岩白菜(中药材)
收藏
0
本词条由国医小镇网整理并发布提供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岩白菜为虎耳草科植物岩白菜Bergenia purpurascens (Hook. f. et Thoms.) Engl.的干燥根茎。秋、冬二季采挖,除去叶鞘和杂质,晒干。产于四川、云南、西藏。

  • 中药名称岩白菜

  • 中药学名(拉丁名)BERGENIAE RHIZOMA

  • 别 名岩壁菜

  • 所属功效类 收涩药

  • 虎耳草科

  • 分布区域产于四川、云南、西藏。

来源

本品为虎耳草科植物岩白菜Bergenia purpurascens (Hook. f. et Thoms.) Engl.的干燥根茎。(《中国药典2015》)

分布产地

产于四川、云南、西藏。

入药部位

根及根茎

采收加工

秋、冬二季采挖,除去叶鞘和杂质,晒干。(《中国药典2015》)

药材性状

本品根茎呈圆柱形,略弯曲,直径0.6-2cm,长3-10cm;表面灰棕色至黑褐色,具密集或疏而隆起的环节,节上有棕黑色叶基残存,有皱缩条纹和须状根痕。质坚使而脆,易折断。断面类白色或粉红色,略显粉质,部分断面有网状裂隙,近边缘处有点状维管束环列。气微,味苦,涩。(《中国药典2015》)

性味归经

苦、涩、平。归肺、肝、脾经。(《中国药典2015》)

药材功效

收敛止泻,止血止咳,舒筋活络。(《中国药典2015》)

药材主治

用于腹泻,痢疾,食欲不振,内伤出血,肺结核咳嗽,气管炎咳嗽,风湿疼痛,跌打损伤。(《中国药典2015》)

用法用量

6-12g。外用适量。(《中国药典2015》)

用药禁忌

《四川中药志》1960年版:“虚弱人有外感发热者慎用。”

贮藏保存

置阴凉干燥处。(《中国药典2015》)

药材鉴别

显微鉴别:
本品根茎横切面:常有残存的表皮细胞,木栓层由10余列扁平细胞组成。形成层明显。维管束外韧型,外侧偶见中柱鞘纤维。韧皮部组织多皱缩,木质部以导管为主。髓部宽广。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簇晶、淀粉粒和棕色物。
粉末棕黄色。草酸钙簇晶较多,直径15-58μm。淀粉粒椭圆形或梨形,两端通常稍尖,直径3-10μm,长8-20μm,层纹和脐点不明显。导管多为网纹,直径13-35μm。表皮细胞红棕色,表面观呈多角形或类长方形。木栓细胞表面观呈多角形。
理化鉴别:
取本品粉末0.2g,加甲醇20ml,超声处理40分钟,放冷,滤过,取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岩白菜素对照品、熊果背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2mg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F254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乙酸乙酯—甲醇(4:4:1.5)为展开剂,展开2次,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254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岩白菜素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再喷以2%三氯化铁溶液—1%铁氰化钾溶液(1:1)的混合溶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岩白菜素对照品、熊果苷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中国药典2015》)

中药炮制

除去叶鞘和杂质,晒干。(《中国药典2015》)

道地性

非道地

相关论述

1.《植物名实图考》:治吐血。  
2.《分类草药性》:化痰止咳。治一切内伤吐血,气喘,淋症。  
3.《峨嵋药植》:治头晕虚弱,为治痨要药。  
4.《四川中药志》:滋补强壮,止血,止咳。治肝脾虚弱,劳伤吐血,内伤咯血,肺病咳喘,妇女白带及男子淋浊;外敷无名肿毒

原标题:岩白菜
词条标签:岩白菜

  • 来源来源
  • 分布产地分布产地
  • 入药部位入药部位
  • 采收加工采收加工
  • 药材性状药材性状
  • 性味归经性味归经
  • 药材功效药材功效
  • 药材主治药材主治
  • 用法用量用法用量
  • 用药禁忌用药禁忌
  • 贮藏保存贮藏保存
  • 药材鉴别药材鉴别
  • 中药炮制中药炮制
  • 道地性道地性
  • 相关论述相关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