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华药典频道 > 中药材库 > 正文
蜂斗菜(中药材)
收藏
0
本词条由国医小镇网整理并发布提供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蜂斗菜为菊科植物蜂斗菜Petasites japonicus (Sieb. et Zucc.) Maxim.的根茎及全草。夏、秋季采挖,洗净,鲜用或晒干。产于华东及陕西、湖北、四川等地。

  • 中药名称蜂斗菜

  • 中药学名(拉丁名)

  • 别 名蛇头草、水钟流头、黑南瓜

  • 所属功效类清热药

  • 菊科

  • 分布区域产于华东及陕西、湖北、四川等地。

来源

本品为菊科植物蜂斗菜Petasites japonicus (Sieb. et Zucc.) Maxim.的根茎及全草。(《中华本草》)

分布产地

产于华东及陕西、湖北、四川等地。

采收加工

夏、秋季采挖,洗净,鲜用或晒干。(《中华本草》)

性味归经

味苦、辛,性凉。(《中华本草》)

药材功效

清热解毒,散瘀消肿。(《中华本草》)

药材主治

主治咽喉肿痛,痈肿疔毒,毒蛇咬伤,跌打损伤。(《中华本草》)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水煎含漱。(《中华本草》)

中药配伍

1.治扁桃体炎:蜂斗菜15g。水煎,频频含漱。(《江西草药》)

2.治痈疽疔毒:蜂斗菜根(鲜)适量。加少许白糖,捣烂外敷。(《青岛中草药手册》)

3.治毒蛇咬伤:鲜根茎30g,捣汁服或水煎服,每日1-2次。另取鲜根茎适量,捣敷伤口周围,每日1次。(《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4.治跌打损伤:鲜根茎9-15g,捣烂取汁服或水煎服。渣外敷伤处。(《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药理作用

蜂斗菜水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有较弱的抗菌活性。从蜂斗菜中分离的蜂斗菜烯碱有强肝毒和致癌作用。从蜂斗菜中亦分离出一种新的生物抗变剂蜂斗菜酚,对紫外线引起的突变大肠杆菌WP2B/r Trp-,AD50为95mg/ml。蜂斗菜酚的生物活性在大豆油中存在。而蜂斗菜酚的一种异构体在剂量达300mg/ml时未出现任何药理效应。(《中华本草》)

相关论述

1.《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性温,味苦、辛。”

2.《江西草药》:“苦辛,凉。

3.《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消肿止痛,解毒祛瘀。治跌打损伤,毒蛇咬伤。”

4.《江西草药》:“治扁桃体炎,痈肿疔毒。”

5.《浙江药用植物志》:“清热解毒。”

6.《福建药物志》:“治痈、疖。”

原标题:蜂斗菜
词条标签:蜂斗菜蜂斗菜

  • 来源来源
  • 分布产地分布产地
  • 采收加工采收加工
  • 性味归经性味归经
  • 药材功效药材功效
  • 药材主治药材主治
  • 用法用量用法用量
  • 中药配伍中药配伍
  • 药理作用药理作用
  • 相关论述相关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