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华药典频道 > 中药材库 > 正文
山牡荆(中药材)
收藏
0
本词条由国医小镇网整理并发布提供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别 名】莺歌、五指疳,五指风。【识别特征】常绿乔木。小枝四棱形,具微柔毛和腺点,老枝渐 成圆柱形。叶 掌状复叶,对生,3~5片小叶,倒卵形至倒卵状椭 圆形,顶端渐尖至短尾状,基部楔形,常全缘,表面具灰白色小 窝点,背面具金黄色腺点。花 聚伞花序对生于主轴,排成顶生 圆锥花序,密被棕黄色微柔毛;花冠淡黄色,外面具柔毛和腺 点。果 核果球形或倒卵形,幼时绿色,成熟后黑色。 【生长环境】生于山坡林中。 【药用】根、树干心材。淡,平。止咳定喘,镇静退热。

  • 中药名称山牡荆

  • 中药学名(拉丁名)VITECIS QUINATAE RADIX ET CAULIS

  • 别 名

  • 所属功效类 化痰止咳平喘药

  • 马鞭草科

  • 分布区域

来源

本品为马鞭草科植物山牡荆Vitex quinata (Lour.) Will.的干燥根和茎。(《广西瑶药质量标准第一卷》)

入药部位

根及根茎、茎木

采收加工

全年均可采收,除去杂质,切段,晒干。(《广西瑶药质量标准第一卷》)

药材性状

本品根呈类圆柱形,偶有分枝,大小不一,直径3~5cm;表面灰白色,具纵皱纹,偶有须根;质坚硬,不易折断,老根断面皮层厚,棕色,易脱落;木部棕黄色,可见细密的圆孔;年轮明显。茎圆柱形,大小不一,直径1~7cm,表面灰褐色至深褐色;嫩枝四棱形,有微柔毛和腺点;老茎圆柱形,可见灰青色地衣斑;老茎断面皮层薄,木栓层常形成落皮层脱落;木部黄白色;年轮明显。气微,味淡。(《广西瑶药质量标准第一卷》)

性味归经

淡,平。归肺、胃、肝经。(《广西瑶药质量标准第一卷》)

药材功效

止咳定喘,镇静退热。(《广西瑶药质量标准第一卷》)

药材主治

用于急、慢性气管炎,支气管炎,咳喘,气促,小儿发热,烦躁不安。(《广西瑶药质量标准第一卷》)

用法用量

6~9g。外用适量。(《广西瑶药质量标准第一卷》)

贮藏保存

置通风干燥处。(《广西瑶药质量标准第一卷》)

中药炮制

除去杂质,洗净,切片,干燥。(《广西瑶药质量标准第一卷》)

道地性

非道地

原标题:山牡荆
词条标签:山牡荆

  • 来源来源
  • 入药部位入药部位
  • 采收加工采收加工
  • 药材性状药材性状
  • 性味归经性味归经
  • 药材功效药材功效
  • 药材主治药材主治
  • 用法用量用法用量
  • 贮藏保存贮藏保存
  • 中药炮制中药炮制
  • 道地性道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