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华药典频道 > 药用植物库 > 正文
尖齿耳蕨(药用植物)
收藏
0
本词条由国医小镇网整理并发布提供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尖齿耳蕨为鳞毛蕨科植物尖齿耳蕨Polystichum acutidens Christ的全草或根茎。全年均可采收。挖出后洗净,鲜用或晒干;或除去叶,将根茎晒干。产于云南、贵州、广西等地。

植物名尖齿耳蕨

拼音JianChiErJve

学名Polystichum acutidens Christ

别名台东耳蕨

植物界

蕨类植物门

蕨纲

亚纲薄囊蕨亚纲

真蕨目

鳞毛蕨科

耳蕨属

半开羽耳蕨组

植物形态

植株高25-100厘米。根状茎直立,高可达10厘米,连同残存的叶柄基部直径可达3厘米;顶端及叶柄基部密被棕色或深棕色、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达8毫米、宽达3毫米、全缘的厚膜质鳞片。叶簇生;叶柄禾秆色,上面有沟槽,长5-40厘米,基部直径1-2毫米,向上疏被少数与基部相同的鳞片及较多渐缩小、披针形或长钻形、大多伏贴、边缘有疏长齿的棕色或深棕色膜质鳞片;叶片披针形,顶端渐尖,基部不缩狭或略缩狭,长18-65厘米,宽2.5-12厘米,一回羽状;羽片25-45对,无柄,互生或仅对生,平展,下部的间距较大,有时略斜向下,上部的接近,镰刀状披针形,长1-6厘米,中部宽3-10毫米,顶端渐尖,常有短芒刺,两侧显著不对称,基部上侧有三角形耳状凸起,其外侧平截或略向外凸起呈弧形,与叶轴平行,基部下侧狭楔形,通直或略向内弯,基部以上的两侧边缘有锯齿,齿端通常或多或少向内弯并有或长或短的芒刺;叶脉羽状,上面不明显,下面可见或明显,侧脉在中脉上侧的自下而上羽状、二叉状至单一,中脉下侧的单一或二叉状。叶纸质或薄纸质,干后绿色或灰绿色,上面色较深;叶轴禾秆色,上面有沟槽,下面疏被棕色或深棕色、披针形、线形或长钻形、边缘有疏齿、常伏贴的膜质小鳞片;羽片上面光滑,下面疏被浅棕色或棕色、狭披针形的细小鳞片及短节毛。孢子囊群较小,生于较短的小脉顶端,在羽片主脉两侧各有1行,中生或仅中生,通常主脉下侧的下部小脉不育;圆盾形的囊群盖小,深棕色,近全缘,早落。孢子赤道面观豆形,极面观长椭圆形,周壁具褶皱,常联结成网状。(《中国植物志》)

生境分布

产浙江、台湾、湖北、湖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及西藏东南部。生海拔600-2400米的山地常绿阔叶林下,多见于阴湿的石灰岩山谷。越南北部也有。(《中国植物志》)

原标题:尖齿耳蕨
词条标签:尖齿耳蕨

  • 植物形态植物形态
  • 生境分布生境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