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养生频道 > 脏腑养生 > 正文

健脾和胃、降逆利水的十大穴位

来源:国医小镇发布时间:2016/12/15
导读:刺激脾经上的穴位对脾胃有很好的调理作用。其实,除了脾经之外,其他经络上有一些穴位也有类似功能,它们主要分布在足阳明胃经、足少阴肾经以及任督二脉上。下面我们就来认识一下这十大穴位吧。



刺激脾经上的穴位对脾胃有很好的调理作用。其实,除了脾经之外,其他经络上有一些穴位也有类似功能,它们主要分布在足阳明胃经、足少阴肾经以及任督二脉上。下面我们就来认识一下这十大穴位吧。

1.滑肉门穴

滑肉门穴,属足阳明胃经。

滑肉门穴的位置在上腹部,当脐中上1寸,距前正中线2寸。主治肠胃疾病,如胃痛、呕吐、呃逆、肠鸣、泄泻等。

2.商曲穴

商曲穴,属足少阴肾经。

商曲穴的位置在上腹部,当脐中上2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主治消化系统疾病,如胃炎、胃痉挛、胃下垂、肠炎、痢疾、便秘等。

3.腹通谷穴

腹通谷穴,属足少阴肾经。

腹通谷穴的位置在上腹部,当脐中上5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具有多种功效:可治消化系统疾病,如急慢性胃炎、消化不良、胃扩张、神经性呕吐、腹胀;可治精神神经系统疾病,如肋间神经痛、急性舌骨肌麻痹、癫痫;可治呼吸系统疾病,如肺气肿、哮喘;还可治其他疾病:如眼结膜充血、暴喑、心痛、心悸、胸痛。

4.幽门穴

幽门穴,为足少阴肾经与冲脉之交会穴。

幽门穴的位置在上腹部,当脐中上6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具有多种功效:可治消化系统疾病,如慢性胃炎、胃扩张、胃溃疡、神经性呕吐、消化不良、泄泻、痢疾;可治妇产科系统疾病,如乳腺炎、乳汁缺乏、妊娠呕吐。

5.脊中穴

脊中穴,属督脉。

脊中穴的位置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11胸椎棘下凹陷处。主治风湿痛、腰腿疼痛、腰脊强痛、黄疸、腹泻、痢疾、小儿疳积、痔疾、脱肛、便血、癫痫等症。

6.中枢穴

中枢穴,属督脉。

中枢穴位置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10胸椎棘突下凹陷处。主治胃痛、呕吐、腹满、食欲不振、黄疸、寒热、感冒、腰背疼痛、腰背神经痛、视神经衰弱。

7.上脘穴

上脘穴,属任脉。

上脘穴位置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5寸。具有多种功效:可治肠胃疾病,

如胃脘疼痛、呃逆、反胃、呕吐、食不化、胃痛、胃炎、胃扩张、膈肌痉挛、肠炎、纳呆、泄泻、癫痫、腹胀腹痛;还可治其他疾病,如咳嗽痰多、积聚、黄疸、虚痨吐血。

8.中脘穴

中脘穴,属任脉。

中脘穴位置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主治疾病为:消化系统疾病,如腹胀、腹泻、腹痛、腹鸣、吞酸、呕吐、便秘、黄疸等,此外对一般胃病、食欲不振、目眩、耳鸣、青春痘、精力不济、神经衰弱也很有效。

9.下脘穴

下脘穴,属任脉。

下脘穴位置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2寸。具有多种功效:可治肠胃疾病,如腹坚硬胀、食谷不化、痞块连脐上、呕逆、泄泻、胃炎、胃溃疡、胃痉挛、胃扩张、肠炎、皖痛、肠鸣;还可治其他疾病,如虚肿、日渐消瘦。

10.建里穴

建里穴,属任脉。

建里穴位置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3寸。主治肠胃疾病,如胃脘疼痛、胃扩张、胃下垂、胃溃疡、食欲不振、腹痛、腹胀、呕逆、腹肌痉挛、肠中切痛、水肿。

刺激这十大穴位,有助于升清降浊,使气血顺畅运行,以脾为核心,维持脏腑正常发挥机体功能,从而祛除病邪,保身体康健。


 

本站声明: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来电声明,我们将会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详情请关注微信号:国医小镇或直接扫描右侧二维码关注

 

 

说两句吧

网友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换张图片?

你还可以输入250个字

 
健康养生大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