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华药典频道 > 中药材库 > 正文
肾蕨(中药材)
收藏
0
本词条由国医小镇网整理并发布提供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肾蕨为肾蕨科植物肾蕨Nephrolepis auriculata (L. ) Trimen的干燥地下块茎或新鲜地下块茎。全年均采收,晒干或鲜用。主产于四川、云南、贵州、广西、广东。

  • 中药名称肾蕨

  • 中药学名(拉丁名)NEPHROLEPIDIS RHIZOMA

  • 别 名天鹅抱蛋、凤凰蛋、圆蕨

  • 所属功效类清热药

  • 肾蕨科

  • 分布区域主产于四川、云南、贵州、广西

来源

本品为肾蕨科植物肾蕨Nephrolepis auriculata (L. ) Trimen的干燥地下块茎或新鲜地下块茎。(《广西壮药质量标准第二卷》)

分布产地

主产于四川、云南、贵州、广西、广东。

入药部位

根及根茎

采收加工

全年均采收,晒干或鲜用。(《广西壮药质量标准第二卷》)

药材性状

本品鲜品呈块状茎球形或扁圆形,直径1.5-3cm;表面多有棕色绒毛状鳞片,可见自根茎脱落后的圆形疤痕,除去鳞片后表面显亮黄色,有明显的不规则皱纹。干品极皱缩,表面黄棕色绒毛状鳞片明显。质硬脆,断面黄棕色至棕褐色。气香,味微甜。(《广西壮药质量标准第二卷》)

性味归经

甘、淡、微涩,凉。归肝、肾、胃、小肠经。(《广西壮药质量标准第二卷》)

药材功效

清热利湿,止咳通淋,消肿解毒。(《广西壮药质量标准第二卷》)

药材主治

用于外感发热,肺热咳嗽,黄疸,淋浊,小便涩痛,泄泻,痢疾,带下,疝气,乳痈,疮疡,瘰疬痰核,水火烫伤,金刃损伤。(《广西壮药质量标准第二卷》)

用法用量

6-15g,鲜品30-60g。外用适量,捣碎外敷。(《广西壮药质量标准第二卷》)

用药禁忌

《广西民族药简编》:“忌吃酸、辣、萝卜等食物。”

贮藏保存

置干燥处。(《广西壮药质量标准第二卷》)

药材鉴别

显微鉴别:
本品横切面:表皮细胞1列,排列紧密,可见鳞片。维管束10-22个,环状排列,维管束外内皮层细胞明显,中柱鞘薄壁组胞2-3列,内含棕色物,维管束周韧型。
粉末黄棕色。鳞片细胞浅棕色,壁薄,长梭形,直径22-56μm,镶嵌排列成片状。薄壁细胞类圆形,直径60-250μm。表皮细胞壁较厚,类多角形,排列紧密。内皮层细胞三面增厚,一面较薄,胞腔大,孔沟明显,直径40-70μm。管胞多为具缘纹孔或环纹。
理化鉴别:
取本品粉末1g,加乙醇20ml加热回流1小时,放冷,滤过,滤液蒸干,加乙醇2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肾蕨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1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60-90℃)—三氯甲烷—丙酮(10:5: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磷钼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广西壮药质量标准第二卷》)

中药配伍

①治淋浊,小便点滴,疼痛难忍:蜈蚣蕨(干用)五钱,杉树尖二十一颗,夏枯草五钱,野萝卜菜四钱。煨水对白糖吃。(《贵州民间药物》)

②治刀伤:蜈蚣蕨嫩叶捣敷。(《贵州民间药物》)

③治乳房肿痛:肾蕨嫩茎叶,捣绒敷。(《四川中药志》)

④治湿热黄疸:圆羊齿干全草五钱至一两。水煎服。

⑤治噎膈反胃:圆羊齿干全草研末三钱。每日三次,酒冲服。

⑥治久痢:圆羊齿鲜叶三两。捣烂,加米泔水调匀绞汁取。(④方以下出《福建中草药》)

中药炮制

除去杂质,洗净,干燥。(《广西壮药质量标准第二卷》)

道地性

非道地

相关论述

1.《贵州民间药物》:清热。治刀伤,吐血,淋浊,不孕。
2.《四川中药志》:治乳痈及产后乳肿。
3.《泉州本草》:清热解毒,利小便。治湿热黄疸,小便不利,反胃噎膈,疝气。
4.《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治肺热咳嗽,蜈蚣咬伤,汤火伤,小儿疳积,淋巴腺结核。
 

原标题:肾蕨
词条标签:肾蕨

  • 来源来源
  • 分布产地分布产地
  • 入药部位入药部位
  • 采收加工采收加工
  • 药材性状药材性状
  • 性味归经性味归经
  • 药材功效药材功效
  • 药材主治药材主治
  • 用法用量用法用量
  • 用药禁忌用药禁忌
  • 贮藏保存贮藏保存
  • 药材鉴别药材鉴别
  • 中药配伍中药配伍
  • 中药炮制中药炮制
  • 道地性道地性
  • 相关论述相关论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