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文化 > 民族医药
分享到:

近代蒙医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时期

316世纪中叶至20世纪中叶是近代蒙医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时期。


明代中后期,随着藏传佛教传入蒙古地区,在全面接受和弘扬佛教文化的背景下,印度医学和藏医学深深地切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传统蒙医学的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


1576年,藏医经典著作《四部医典》传到蒙古,印度佛教巨著《丹珠尔经》于17世纪末被译成蒙文,同时期在佛教寺院设置医学教育的专门机构——曼巴札仓,兴办医学教育,这些在蒙医发展史上起着重要作用。蒙医吸收了藏医学及印度医学的以五元学说为核心的“三根理论”和“七素理论”及临床治疗,并把它与中医的阴阳五行学说相互渗透,结合蒙古地区的的特点和民间疗法,创造性地加以改造和发展。18世纪的杰出蒙医学家伊希巴拉吉尔,在他写的《甘露四部》一书中,首次提出“六基症”理论,认为一切疾病的发生都以赫依、希拉、巴达干、血、黄水、虫为根源。在药物学方面,蒙医学家们创造了适合于本地区实际情况的独特的配制法、用药法等。同时还吸收了汉藏等兄弟民族的药物学理论知识,使自己的药理学理论更加完善和发展。


在17世纪至18世纪,涌现出很多的著名药物学家和方剂学家。当时,依希巴拉吉尔撰写的《认药白晶药鉴》是内容比较丰富的蒙药学著作,收录了801种药。18世纪药物学家罗布僧苏勒和木撰写了《认药学》四部书,即《珠宝、土、石类认药学》、《木、汤、滋补类认药学》、《草类认药学》、《盐、灰、动物产品认药学》。19世纪,蒙药学家占巴拉道尔吉撰写了《蒙药正典》这是一部较完整的蒙药学经典著作,收载了879味药,详细说明了每味药的产地、形态、性味、功能、入药部分、采集时间、炮制法等,并分别用蒙汉藏文名词并列对照,还附有579张图。这一时期,蒙医学家明如勒·占布拉却吉丹增璞仁来所著的《蒙医金匾》,是一部较为完整的蒙药方剂学巨著。蒙医学家罗布桑却因丕勒编著的《蒙医药选编》一书,以临床各种疾病的诊治为主,论述了包括基础理论、药物、外治、“酸马奶疗法”等。外科学方面的理论和技术,也有很大发展,如清代蒙医杰出的手术家绰尔济墨尔根、觉罗——伊桑嘎等,对纠正四肢不能屈伸的关节脱位、骨折等,常能手到病除,觉罗——伊桑嘎采用冰冻麻醉法,切开整复粉碎性骨折,使其联缀,然后用桑白线缝合,效果颇佳。伊希巴拉吉尔在其编写的《甘露四部》中,详尽地论述了“创伤医治术”、“骨伤疗法”、“脱臼复位术”和“蒙古震脑术”等的理论与实际操作内容。


此期,中医学对蒙医学的影响有两种途径,一是直接影响,如蒙医学习中医的方法,借用中药等,《四部甘露》中专设有“用中医的方法和中药治疗的诸病”一章列举了18种病的治疗方法。《方海》等方剂学著作中也收录了大金丸、理中丸、八理散等一些中医方剂。同时,《本草纲目》、《保产机要》等中医学著作也被翻译成蒙古文,在蒙古地区传播。另一是间接影响,即通过藏医学传入蒙古地区,从而影响和丰富了蒙医理论,如阴阳五行学说,脉诊等成为蒙医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这是蒙医药的积累辉煌时期。


解放以后,虽蒙医学的发展进入了崭新的历史时期。但如今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蒙医药的发展状况却不尽人意,过去在内蒙古地区处于强势的蒙医药正逐渐被西医药及中医药取代。虽然国家、自治区颁布了一系列保护民族医药的政策法规,为蒙医药产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特殊优势和良好待遇并没有给蒙医药产业壮大注入活力,至今未能形成应有的特色产业规模,蒙医药在区内外医药市场所占份额少得可怜。与之形成强烈反差的是,同为民族医药的藏医药迅速壮大为仅次于中医药的第二大传统药系。如何对蒙医药进行继承和创新性的发展,使其在当今的医药领域竞争不至于落后,如何使特色资源丰富的蒙医药产业进行深度挖掘和开发,使其更具青春活力,为新世纪的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带来应有的的经济效益,是当前蒙医发展中面临的重要课题。

原文标题:近代蒙医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