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文化 > 民族医药
分享到:

京族

简要

京族,也称为越族,民族语言为京语,由于语言因素复杂,语言学家难以确定其语言属系。

京族主体在东南亚,中国境内的京族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主要聚居在东兴市江平镇的澫尾、山心、巫头三个海岛上,三岛素有“京族三岛”之称。

发展史

京族医药是我国少数民族的传统医药之一。生活在广西东兴市江平镇的京族人民,与海毗邻而居,形成了丰富的渔家文化。京族并不是中国土著的少数民族,而是以百越后裔骆越一僚为主体的民族。据史料记载,我国的京族先民大约在公元16世纪初陆续从越南涂山(今越南海防市一带)等地迁移过来,至今已有500年的历史,最先居住在巫头岛和江平镇附近的寨头村,后来才逐渐向沥尾、山心、谭吉、巫头及恒望、红坎、竹山等地区迁移。目前京族主要分布在东兴市江平镇的沥尾、巫头、山心等3个小岛上,俗称“京族三岛”。

京族人民世居祖国南疆,由于艰苦独特的生活环境、劳作方式和闭塞的交通条件,京族人民为了生存和民族繁衍,在长期与疾病斗争、维护健康的实践中,创造出自己独特的京族医药文化,是我国传统医药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京族人民的繁衍生息和健康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至今仍在为保障京族人民的健康发挥着重要作用。

京族人民生活的地区,有着丰富的药材资源,尤其是独特的海洋药物资源,为京族医药的起源和发展提供了理论的基础,较其他民族传统医药也有着自己的特色。“京族三岛”地处亚热带地区,多为平原、丘陵和海湾滩涂地形,土壤地质大多为赤红壤和滨海盐土(砂质),造就了植物资源的多样性和古老性。据初步调查发现,“京族三岛”共有野生植物634种,其中有药用价值的植物396种。

医药体系

京医的基础理论,融合了京族民间医学经验、中医理论以及现代医学的一些知识。其基本要点:理论框架是以中医的阴阳理论、五脏六腑理论、望闻问切诊断方法、药物内服加针刺穴位治疗方法等为主。京医临床诊断以辨病为主,病名以主要症状为依据,补充一些现代医学的诊断,形成了参合京医和中医,贯通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的模式。

京医的诊断方法基本上全盘接收中医学的诊断体系。在长期的医疗实践活动中,京族民间医生主要通过望、闻、问、切等四种手段来收集病情资料,采取局部与整体结合、区别部位、综合分析来对症下药。

临床经验

京族人民迁至“京族三岛”后,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受到各民族医疗技术的影响,他们逐渐对各种疾病有了一定认识,治病方法也有所改进。京族医生从用最简单的草药、海洋药治疗疾病,逐渐过渡到总结众人经验,进行科学验证,从单方进化至复方,经过长期临床观察,医疗技术水平得到了质的提高;加上不断地和汉族、壮族等其他兄弟民族拜师交友,互相学习,也使临床治疗效果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饮食调理

京族主要聚居在素有"京族三岛"之称的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污尾、巫头、山心三个小岛上。京族过去被称为越族,1958京族年正式改名为京族。京族主要从事沿海渔业。近年京族三岛又发展了农业、鱼类加工业和人工珍珠养殖场。京族主要从事海洋渔业,同时又受民族历史文化传统的影响,表现在饮食习俗上就是从大米为主食,红薯、芋头为杂食、喜食鱼、虾、蟹、鱼汁及糯米制品。妇女爱嚼槟榔。

文化与医药

京族的民间故事,包括“京族三岛”来历的传说、反帝斗争故事、机智人物故事、爱情故事、世态人情故事等,真实动人,丰富多彩。这些民间故事,大都被赋予了社会的色彩,以赞颂京族人美丽的家乡、京族人对真善美的向往以及对邪恶势力的鄙视和憎恶。故事情节曲折,引人入胜。其中,不乏具有养生长寿、行善慎独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