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文化 > 民族医药
分享到:

外敷疗法

外敷疗法是将鲜药嚼烂、捣烂或焙干研末,又或是配以辅料,例如酒、醋、桐油、米泔水、酸水、蜂蜜、蛋清等制成泥状膏外敷患处或穴位,使其达到治疗病患的目的的治法。此法是土家民间应用时间最久,范围最广的外治法。


(一)使用方法


1.敷患处


敷患处是指直接将药物敷于患病部位,通常1~2天换1次。如治疗疱毒痈疽,将云头草、车前草、夏枯草、黄瓜香适量捣烂外敷于患处,或将魔芋用火烧至半生半熟加麦鸦蒜捣烂外敷于患处。


2.敷穴位


敷穴位是指将药物贴敷于治疗穴位上,通常1天1次。如治疗蛾口疮,将适量乌金七置于瓦片上焙干研末,加醋调敷在足心或脐上。


(二)适应证


外敷疗法适用于跌打损伤、外伤出血、颈肩腰腿痛、虫蚊咬伤、蛇斑疮、痈疽、水火烫伤、疱疔疮疖、无名肿痛等骨伤、皮外疾病,以及抱耳风、牙痛、发热、胸病、长羊子、流痰、疝气、脱茄、蛾口疮、腹泻、小儿盘肠气等。

原文标题:外敷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