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广州市海珠区赤岗红卫路靖晖街6号电话:13250521771 杨生
传真:020-37674468Email:webmail@guoyixiaozhen.com
CopyRight by ©2023www.tcm360.comAll Rights Reserved国医小镇
国医小镇文化旅游(广州)有限公司粤ICP备12079369号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国医小镇
健康养生,百病不愁
近年来,民族医药事业发展相继被纳入《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等多项国家重要战略规划,尤其《中医药法》的出台,使民族医药迎来了空前的发展机遇。我国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人口总数的8.41%、民族自治地方的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64%,占边境线的约70%。
清代满族医药
1616年(天命元年,明朝万历四十四年),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统一了海西女真和野人女真各部,灭亡了元朝,在赫图阿拉城(现辽宁省新宾县)建国,定国号“大金”,史称“后金”。1635年(天聪九年)努尔哈赤的儿子皇太极继位,1636年(崇德元年)改国号“大金”为大清。1644年满族入关定都北京。满族文化与汉文化的融合逐渐加深,大量的汉族和蒙古族医生加入到满族医药队伍中,先进的中医药学逐渐被满族贵族和满族知识分子接受和吸纳,原始萨满教衰退,萨满“跳神”消灾祛病被限禁。早期满族医学开始与萨满教逐渐分离,满族医学发展进入新的历史时期。
自努尔哈赤开始,清代帝王对药性和药理、治病用药都有了一定的认识,能够很深地理解医学和疾病。天命十年(1625),努尔哈赤对诸大臣和国人说:“药之者,虽苦口能祛疾焉。”说明当时的文化阶层已有了一定的医学知识。天聪九年(1635),皇太极分析说:“人身血脉,劳则无滞。”懂得了运动有益于血液流通和健康的道理,表明满族医学摆脱了以萨满巫医为主体的原始神秘阶段。随着专职医生的诞生,满族医学进入了全面发展时期。
清代注重医政药事管理。自清代建立开始,在借鉴金、元、明前朝吏治和医政管理制度的同时,建立了清代宫廷医政药事管理机构,实施医学教育和对医药有功人员奖励政策。清代设立的太医院与金、元、明朝不同,清代太医院,院使正五品,统领医药行政及医疗诸事。全国医官统一由太医院差派、考核、升降。官吏职责更加明确,清代首先将宫廷医学进行分科管理。御医、吏目、医士、医生各专一科。分大方脉、小方脉、伤寒、妇人、疮疡、针灸、眼、口齿、正骨等九科。
清代创建新满文。金时期创建的女真文字经过几个朝代的更替,没有延续而逐渐消失。努尔哈赤重新创建满族文字,为清代满族医药发展提供了条件。顺治、康熙年间,满族吸收汉族医学,整理翻译了大量中医药学历代名著。如:《雷公炮制书》《药性赋》《难经》《王叔和脉诀》《寿世保元》《孙思邈卫生歌》《经穴部位图》《延寿格言》《妇科疗法》,用以丰富满族医学宝库。编辑《医疗通书》《医宗金鉴》作为太医院投方取药的依据。这些措施不仅促进了清代的医药发展,而且对中医药传统医学发展作出了贡献。
清代名医辈出。满族入关尤其是入主中原以后,战乱时期多发的骨伤、外伤疾病和疮疡、眼疾等相对减少,各类富贵病开始发生。宫廷吸纳了大量的汉族医生入宫为官,发展了满族医药学,出现大批的汉族和满族名医和著作。如徐大椿著有《医学源流论》《伤寒论类方》等多部著作,名医陈修园著有《医学三字经》《时方歌括》等多部著作;满族名医边成章(1806~1880)著有《边氏验方》,正骨名医觉罗伊桑阿、满族地方骨伤科名医杜自明,著有《中医正骨经验概述》等。
顺治时期,满族医学全面发展。培养本民族医学通才,在继承本族膳食医药学的基础上,积极吸收汉、蒙、回等各族医学,乃至西方医学,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满族医学。
原文标题:清代满族医药
地址:广州市海珠区赤岗红卫路靖晖街6号电话:13250521771 杨生
传真:020-37674468Email:webmail@guoyixiaozhen.com
CopyRight by ©2023www.tcm360.comAll Rights Reserved国医小镇
国医小镇文化旅游(广州)有限公司粤ICP备12079369号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国医小镇
健康养生,百病不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