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文化 > 民族医药
分享到:

壮医学妇幼疾病疗法

小儿麻毒的概述


麻毒是以发热3至4天后,皮肤出现红色如麻粒大小的疹子为特征,以发热、咳嗽、眼泪汪汪、鼻塞流涕、遍身发布红色斑疹为主症的一种传染性疾病。四季均可发病,以冬春较多,好发于6个月~5岁的小儿,传染性很强。进行麻疹减毒活疫苗的预防接种,可预防本病的发生。中医、西医均诊为“麻疹”。


病因病机:年幼体弱,正气不足,感染麻毒,三气不能同步,气血相搏,毒透于外(为顺症),或毒陷于内(为逆症)。

临床表现:主症:发热渐高,眼晴红,眼泡肿,泪水汪汪,2至3天后,口腔内接近臼齿处可见“麻疹粘膜斑”,3至4天后耳后开始出现色如玫瑰、针尖大小的皮疹,以后头面部、胸背部及四肢也陆续出现皮疼,出疹3至4天后皮疹按出现次序收没,并可留下棕揭色的斑痕,热退身凉。


顺症:发热,精神安宁,或偶有烦躁,咳嗽轻微无鼻煸,气不喘,发热3至4天出现皮疹,先见于耳后、颈部、头部、脸部,渐至胸背、肚子、四肢、手足心、疹色鲜红渐转暗红,分布均匀,疹收后热退身凉,精神清爽,咳减,胃纳稍佳,渐趋康复。


逆症:疹出不畅,或麻疹出没先后无次序,暴出暴收,疹色紫暗,稠稀不均,并见高热,烦躁不安,或嗜睡,大渴多饮,咳嗽剧烈,气喘,鼻翼煽动,喉鸣响,甚则口唇紫绀,或呕吐抽风,神志模糊,呼吸困难,四肢不温,大汗淋滴等。或麻疹已消,而见高热不退,烦躁不安等。


顺症分期:初热期:又称前驱期。发热渐高,皮疹,咳嗽流涕,目赤怕光,眼泡浮肿,泪水汪汪,神色疲劳,不思饮食,或伴呕吐、屙泻、咽痛,热甚时可发抖惊悸,口腔颊部近臼齿处可见“麻疹粘膜斑”。


见形期:又称出疹期。皮疹开始从出现至消退,3至4天,高热不退,肌肤灼热,口渴多饮,咳嗽加剧,神疲懒动,眼睛发红,眼深多,烦躁或嗜睡,或伴有惊跳、抽风,皮肤出现玫瑰样丘疹(针尖大小,碍手),先见于耳后发际及颈部,渐至头、脸、胸背、四肢依序出现,手攀足底见疼为麻疹透齐。初起稀疏,色较鲜红,以后逐渐稠密,融合成片,色转暗红,分布均匀。


疹没期:又称恢复期。皮疹按出现的次序消退,皮屑细微如糠样脱落,皮肤遗留棕褐色的斑迹,热退身凉,精神爽快,胃纳日增,咳嗽大减。


产后风的治疗方法


产后风是以产后持续发热不减,或突然高热为主症的一种疾病;中医诊为“产后发热”、西医的“产褥感染、产后感冒”等属此范畴。


病因病机:


①生产时产伤出血,元气受损,邪毒乘虚侵入胞中,正邪交争而发热。


②产后恶露不尽,淤血停留,阻滞龙路,郁而发热。


③孕期、产期不卫生,或产妇使用之垫纸、垫布不干净,或采用土法接生及接生用具没经严格消毒,或产后身体尚未复原即行房事,感染邪毒而致。


临床表现:主症:产后发热发冷,或时寒时热,或持续微热不退,或高热阵作。


兼症:恶露量或多或少,色紫黑如败酱,或有臭味,或有血块,小肚疼痛拒按,心燥口渴,尿少色黄,大便燥结;或头痛,肢体疼痈,无汗,咳嗽,流涕;或头晕眼花,心慌少寐,肚痛绵绵,手足麻木,多汗。


治疗原则:补虚疏风,清解热毒,散淤通路。


内治法:


①大钻、小钻、独脚风、倒水莲、银花藤、酸藤根、鸡血藤、刺鸭脚木、白纸扇、小鸭脚木、穿破石、五爪金龙、白板木、四方钻、双钩藤各10克,水煎服,每日1剂。


②红铁树、红牡丹、走马胎、麻骨风、糯米风各10克,水煎服,每日1剂。


③藤杜仲、大力王、五指牛奶各15克,土常山10克,三加皮、酸藤根各12克,配猪骨头炖服,每日1剂。


④过山风、槟榔钻、四方钻、五指牛奶、仙鹤草、倒水莲、走马胎各适量,配猪骨头或猪脚炖服,每日1剂。


⑤香菇30克炒至焦黄,和米醋适量煎服,每日1剂。


⑥白狗肠、九龙藤、银花藤、走马胎、穿破石、威灵仙、双钩藤、五加皮、老虎须、倒水莲、铜钻、水浸木、散骨风、大白背、六月雪、两面针、刺五加各15克,配猪骨头炖服,每日1剂。


外治法:


①过山风、槟榔钻、四方钻、鸭仔风、九节风、葛麻藤、两面针、小钻、麻骨风各适量,水煎外洗,每日1剂。


②大钻、小钻、四方钻、独脚风叶、刺鸭脚木、白纸扇、穿破石、松筋藤各适量,水煎外洗,每两日1剂。


内外兼治:


①大小钻、半枫荷、一针两嘴、大木通、走马胎、鸡血藤、杜仲、倒水莲各10克,水煎服,每日1剂,同时另取1剂水煎洗浴。


②坐月木根适量,配鸡肉炖服,另取全草适量,水煎洗浴,每日1剂。


③九节风、山苍根、满天星、上山虎、常山根、铜钻、麻骨夙、扁藤、石菖蒲各10克,水煎取汁服,药渣复煎洗浴,每日1剂。


④野荞麦、山枝子、钻骨风、了刁竹各10克,水煎服,药渣复煎洗浴,每日1剂。


⑤柑子树二层皮30克,水煎取汁冲甜酒服,毎日1剂,另取叶适量,水煎洗浴,每曰1次。


产后肚痛的概述


产后肚痛是产妇分娩后,发生以小肚疼痛为主症的一种疾病,称为“产后肚痛”;中医诊为“产后肚痛、儿枕痛”。


病因病机:


①产时伤血,咪花肠失养,或血少气弱,运行不畅,留滞而痛。


②产后体虚,起居不慎,邪毒乘虚而人,扰动胞宫而痛。

③情志不畅,气机不利,淤血内停而痛。


临床表现:主症:产后小肚疼痛,或为隐隐作痛喜热喜按;或为疼痛剧烈拒按;或为冷痛,得热痛减。


兼症:恶露量或多或少涩滞不尽,色淡质稀或紫黯有块,头晕耳鸣,脸色苍白,胸胁胀痛,四肢不温,体倦怕冷,心慌气短。


治疗原则:补虚散血,通路止痛。


内治法:


①假不出林干品30克或鲜品90克,水煎取汁,加油煎鸡蛋数个,冲米酒适量内服,每日1剂。


②刺慈姑15克,刺盐木10克,小柴刀木根、桐油木根、白花茶根各10克,配鸡肉适量炖服,每日1剂。


③倒扣草、龙芽草、益母草、艾叶各15克,水煎服,每日1剂。


④红背菜、马连鞍、十全大补、水莲藕各15克,加鸡蛋数个,姜适量,木煎服,每日1剂。


⑤黑心姜、马连鞍各10克,共捣烂,加鸡蛋2个,水煎服,每日1剂。


⑥小鸟不站、结香、小韭菜根、透骨香、藤当归、五爪金龙、鸡血藤、马连鞍各10克,生姜3片,水煎冲鸡蛋服,每日1剂。


⑦猪粉肠约33厘米,将老姜60克(捣烂),米酒120毫升纳人粉肠中,用麻绳将两头扎紧,水煎服,每日1剂。治产后淤积年久肚痛。


⑧干白鸽尿适量,瓦上焙至黑烟尽,研末,早晚饭前各服4.5克,开水送下,干姜粉1.5克,红糖25克,开水冲服。


⑨冬山楂、红糖各25克,益母草50克,水煎服,每日1剂。


外治法:


①鲜姜黄适量,捣烂,调酒趁热敷肚脐。


②艾灸关元、气海,每日2次,每次20分钟。


产后血晕的治疗方法


产后血晕是产妇分娩后突然头晕眼花,不能起坐或泛恶呕吐,甚至昏厥不省人事,称为“产后血晕”;中医亦诊为“产后血晕”。


病因病机:素体气血不足,复因生产失血过多,以致气随血脱,巧坞失养所致。


临床表现:产后阴道出血量多,突然昏晕,脸色苍白,心慌胸闷,渐至昏不知人,甚至四肢冰冷,冷汗淋漓,治疗不及时可危及生命。


治疗原则:益气养血,止血固脱。


内治法:


①人参10克,沸水泡,顿服,每日1至2剂。


②棉花籽120克,捣碎,水煎服,每日1剂。


③益母草适量,水煎服,每日1剂。


外治法:①用铁器烧红淬醋,熏产妇鼻。


②烧干漆,使闻烟味。


③针刺人中、中冲,强刺激,不留针。


④酸醋250克,黄糖或韭菜120克,和勾浇在烧红的铁锹上,让产妇吸人药气。


产后虚弱的治疗方法


产后虚弱是由于产时或产后失血过多,或产后失于调养,导致机体或脏腑虚弱的一种疾病。


病因病机:产时或产后失血过多,或产后失于调养。


临床表现:脸色无华,唇色淡白,头晕眼花,心慌失眠,手足发麻,神色疲劳,周身无力,多汗寝汗,少动懒言。

治疗原则:补虚养血。


内治法:


①红牛膝、吊水莲、铜钻、红凉伞、饿蚂蟥、五指牛奶、走马胎、箭杆风各10克,配猪肉适量炖服,每日1剂。


②大补藤、走马胎、红背莱各12克,水煎取汁煮鸡蛋2—5个服,每日1剂。


③十大功劳、山苍子根、大柴树根、下山虎、仙鹤草、野花生、牛屎靑、酸藤根各30克,倒水莲15克,苦李根6克,水煎取汁炖鸡肉90克服,每日1剂。


④五加皮、牛大力、大小白背、红姜、十全大补、土党参、十二两银、大手药各10克,罗汉果6克,配猪肉煎服,每日1剂。


⑤鸡蛋捣匀,合姜片、麻油适量调匀,酒煎服。


产后风湿的治疗方法


产后风湿是产褥期间,出现肢体关节酸痛、麻木重着等症者,称为“产后风湿”;中医诊为“产后身痛、产后关节痛”。


病因病机:产后气血不足,四肢百骸空虚,肢体关节失养,风、寒、湿邪乘虚而入,留滞于关节、肌肉,阻滞于龙路、火路,气血运行受阻所致。

临床表现:周身关节疼痛,肢体酸楚、麻木、重着、胖胀,甚则疼痛剧烈、屈伸不利、步履艰难,可伴头晕眼花,心慌失眠,神色疲劳,周身无力等。


治疗原则:调养气血,祛邪通路,通路止痛。


内治法:


①上山虎、下山虎、三钱三、扁担藤、麻骨风、鸡血藤、铜钻、钻骨、空桐树、走马胎各10克,猪骨头250克,共炖服,每日1剂。热者加百解、白背桐各适量,寒者加杜仲适量。


②结香、走马胎、红背菜、马连鞍、倒水莲、仙鹤草各12克,鸡肉60克,用米酒炒热后加水煎,睡前服,每日1剂。


③当归藤、独脚风、五加皮、走马胎、牛大力、五指牛奶、马鞭草各12克,水煎服,每日1剂。


④穿破石、倒水莲、牛耳风、红背菜、红芙蓉、小叶酢浆草、马连鞍、土牛狗脚迹、小发散、四季花、结香、仙鹤草、十全大补各克,水煎胆,每日1剂。


小儿哮喘


哮喘是以阵发性的哮鸣气喘、呼气延长为特征的一种疾病;中医亦诊为“哮喘”、西医的“支气管哮喘”、“哮喘性支气管炎”属此范畴。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春秋季发病率较高,常反复发作,气候的急骤变常为发作的诱因。


病因病机:


①素体虚弱,痰湿内盛,阻于气道,气逆上冲。


②外邪侵袭,或某些物质(如花粉、绒毛、烟尘、鱼虾、油漆、寄生虫、螨等)的接触,或过食生冷、过咸、过酸、过辣,引动伏痰,气逆上冲。


临床表现:主症:气喘,喉间有哮鸣声,甚则张口抬肩,端坐喘息。


兼症:咳嗽,痰多白沫,发冷无汗,脸色晦暗,四肢不温,口不渴或渴喜热饮;或发热脸红,胸闷膈满,渴喜冷饮,小便黄,大便干结;或脸色青灰,神色疲劳,四肢发冷,头汗涔涔,张口抬肩,端坐呼吸,小便清长;或脚软无力,语声低微,动则心慌气喘。


治疗原则:补虚健体,祛痰定喘。


内治法:


①乳汁藤、瘦猪肉各30克,蒸服,每日1剂。


②鲜大肚柚皮、瘦猪肉各50克,水煎五更时服,每日1剂。


③水蒲瓢10克,配瘦猪肉适量炖服,毎日1剂。


④虾子窝1.5克,三月艾上的虫10个,焙干研末,每次取药粉5克开水冲服,每日2至3次。


⑤映山红、金香炉各9克,五指牛奶、矮地茶、夏枯草各12克,水煎冲冰糖水服、每日1剂。


⑥小公猪睾丸5至10个,蜂蜜30毫升,蒸服,每日1剂。


⑦小爬丛刺、牛大力、臭牡丹根、猪肺各30克,柠檬叶适量,水煎加食盐调味服,每日1剂。


外治法:


①发作时针刺定喘、解喘、天突、大行等穴,每日1次。


②耳针喘点、内分泌、平喘。


③推拿:依次横推胸腹部(以华盖、膻中为重点),腰背部(自上而下,以肺腧、膈腧、命门为重点),脊柱及其两旁。用于哮喘缓解期,每1~2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预防及护理:


①进行适量的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多接触新鲜空气和阳光,以增强体质,减少发作。


②避免受冷,防止感冒,尤其要注意天突、百劳、肺腧等处的保暖。


③饮食起居要有规律,饮食不宜过饱,宜清淡易消化,勿食过咸过甜及生冷之品;起居要劳逸结合,注意保暖防寒。


④避免吸入烟尘和刺激性强的气体,设法找出过敏原并避免接触之。


⑤发作时应保持安静,尽量减少病儿的紧张心情。


小儿毒痢


小儿毒痢是以发病急剧、高热、抽筋,甚至呼吸困难为特征,数小时后出现大便次数增多而量少,夹杂枯液脓血,腹痛,大便急急胀胀,欲便不出等症的一种急性传染性疾病。中医诊为“疫痢”,西医诊为“中毒性菌痢”。多发于夏秋季节,常见于2~7岁的小儿。本病发病急、变化快、病情凶险,临诊时必须积极抢救。


病因病机:饮食不洁,湿热疫毒从口而人,蕴伏谷道,与气血相搏,使谷道损伤,气血淤滞,谷道传道功能失职,毒血混杂而下。


临床表现:发冷发料,高热,反复抽筋,烦躁,胡言乱语,甚至呼吸困难、神志昏迷;或突然脸色苍白或青灰,四肢发凉,高热抽筋,呼吸深浅不匀。随后出现大便次数增多而量少,夹杂粘液脓血,肚痛,大便急急胀胀,欲便不出。


治疗方法:清肠解毒,调理谷道。


内治法:


①马齿苋、风尾草、地锦草、铁苋菜各30克,任选1~2种煎服,连服6天。


②枫木皮、毛算盘根、钩藤根各12克,地桃花根、藿香草各9克,水煎服,每日1剂。


外治法:


①紫皮蒜头每日吃1至2颗,或10%大蒜浸液50~100毫升保留灌肠。


②针刺人中、百会、中冲、内关,备用穴:风池、涌泉、天枢、上巨虚。抽筋时先剌人中、百会,若未见好转,再针刺内关、风池,中、强刺激;神志昏迷时先刺人中、中冲,采用间歇性刺激法,进针后,每隔4至5分钟刺激1次,若经过3至4次仍不恢复,再加刺内关及风池、涌泉,或灸气海、百会,每次5枚艾柱。有脓血便时,针天枢、上巨虚,用轻转提插法。大便急急胀胀者加阴陵泉。


预防及护理:


①搞好环境及饮食卫生,加强饮食管理和粪便管理。


②隔离病人至症状消失,彻底治疗慢性菌铜和带菌者。幼托患儿大便培养多次阴性方可人托。


③病人的粪便和便盆要消毒。可用漂白粉1份与粪便4份搅拌,放置半小时后才能倒入粪坑。也可沸水冲泡便盆,加盖。内裤亦以沸水冲泡消毒。


④注意保持气道通杨,供给足够水分和营养。


⑤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谷道虫症


谷道虫症是以脸色蜡黄,身体消瘦、食欲异常、脐周疼痛、时作时止、大便下虫或肛门瘙痒为特征的一种传染性疾病。中医诊为“小儿虫病”,西医诊为“小儿肠道寄生虫”。


病因病机:由于小儿地上爬玩、双手接触不洁之物、吮指、未洗手而摄取食物、食用未洗净之生冷瓜果、饮用不洁之水等,吞入虫卵,使谷道受扰,功能异常。


临床表现:小儿反复阵发脐周疼痛或反复脐周隐痛,喜按,无压痛,有异常饮食嗜好,食欲不振或食欲而消瘦,夜眠不安,磨牙,因鼻痒而挖鼻,咬手指,脸色蜡黄,身体消瘦,流清口水,大便带虫,想呕或呕吐,呕吐清水或黄苦水,肚子可有肿块,按之可移动。


治疗原则:驱除虫邪,调理谷道。


内治法:


①土荆芥穂,研末,每次6~9克,开水送服,每日1~2次,连服3日。


②青矾30克,乌豆(炒熟)150克,研末,炼蜜为丸,每次服15克,姜汤送下,每日2次。


③榧子肉9克,乌梅、花椒各6克,老姜4.5克,白糖3克,水煎,空腹顿服,每日1剂,连服2剂。


④雷丸、芜荑、鹤虱各6克,使君子肉9克,川椒1.5克,雄黄0.9克,水煎饭后服,每日1剂,连服2剂。


⑤黑丝瓜子仁,儿童服30粒,空腹嚼服,每日1次,连服2曰。


⑥鲜苦楝根白皮,每次12~15克,稍大儿童可用20克,水煎,早晨空腹服,2至3日为1个疗程,5岁以下儿童惧用。


针灸疗法:


①肚痛剧烈:针刺天枢、中脘、足三里、内关、阳陵泉等穴。


②蛔厥:配合新针疗法,先刺迎香透四白、胆囊穴,后刺内关、足三里、中脘、人中。


③蛔入阑尾:配合针灸治疗,取足三里、阑尾穴等。


预防及护理:


①做好粪便管理,合理积肥,施用肥料保持水源及食物不受污染。


②教育儿童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如饭前、便后洗手,常剪指甲,不在地上爬玩,不吃生的蔬菜及未洗净的瓜果,不饮生水,以避免虫卵从口而人。


③加强卫生宣传工作,做好个人卫生及饮食卫生。


小儿伤风


小儿伤风是小儿最常见的疾病;是以发热、怕冷、鼻塞、流涕、咳嗽、头痛、身痛为主症的一种疾病;中医、西医均诊为“感冒”。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冬春季发病率较高。

病因病机:外邪侵袭,阻于气道,气道功能失调。


临床表现:主症:发热、怕冷、鼻塞、流涕、咳嗽、头痛、身痛。


兼症:出汗,喷嚏,吐痰,咽痛口干;或身重困倦,呕吐,屙泻,心烦口渴,小便黄少,头晕眼花,困倦无力;肚子胀满,不思乳食,呕吐酸腐,口气秽臭,大便酸臭;或惊悸啼叫,睡卧不宁。


治疗原则:祛邪通道。


内治法:


①葱白头3至7个,生姜3至5片,浓煎后加糖适量,热服取汗。


②山芝麻、古羊藤各10克,两面针、枇杷叶、青蒿各6克,甘草4克,水煎服,毎日1剂。


③龙眼树叶15克,生葱、山芝麻各30克,水煎服,每日1剂。


④三姐妹、山芝麻各15克,土常山9克,水煎服,每日1剂。高热咳嗽加枇杷叶15克,一箭球9克,鲑鱼腥草6克,鬼针草30克。


⑤通城虎1份,青箱子1份,蝴蝶草2份,大风艾1.5份,晒干研末,每次2至5克,开水送服,每日3次。


外治法:


①马鞭草、桃叶、鸡屎藤各适量,水煎洗澡,每日1次。


②针刺治疗:治伤风寒取风府、风池、风门、外关;治伤风热取风池、合谷、外关、尺泽等穴。


③药线点灸攒竹、头维、曲池、合谷、风池、风门、肺腧、足三里,每日1次。


内外兼治:救必应、野六谷根、厚朴各6至9克,水煎服,每日1剂。同时用陶针刺足三里、中极、百会、印堂等穴。


预防及护理:


①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多晒太阳,多在户外活动,提高抗病能力。


②讲究卫生,常洗澡更衣,根据气候变化增减衣被。避免接触患者,少到公共场所。


小儿咳嗽


小儿咳嗽是咳以声音,嗽以痰名,有声有痰谓之咳嗽。中医也诊为“咳嗽”、“乳嗽”、“胎嗽”,西医的“咽喉炎、肺炎、气管炎、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均可出现咳嗽。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秋冬季发病率较高。


病因病机:外邪侵袭,阻于气道,气道不通,气冲于上。


临床表现:主症:咳嗽频作,痰白稀薄;或咳嫩不爽,痰黄粘稠;或咳嗽阵作,痰稠难咯;或咳嗽痰壅,色白而稀;或咳而无力,痰白清稀;或干咳无痰或少痰难咯。


兼症:发冷无汗,发热头痛,鼻寒流涕,喉痒声重,全身酸痛;或咽喉干燥,发热口渴,脸红唇红,眼睛发红,口苦,小便黄少,大便干燥,烦躁不宁;或胸胁胀满,不思饮食,神色疲劳,周身无力;或脸色苍白,气短懒言,语声低微,喜温怕冷,体弱多汗;或口渴咽干,喉痒声嘶,手足心热,午后发热。


治疗原则:祛邪通道,化痰止咳。


内治法:


①鲜野辣椒寄生适量,水取服,每日1剂。


②千斤锤10克,老鼠脚迹、薄荷叶各6克,老鸦酸15克,共捣烂,加白糖适量,开水冲服,每日1剂。


③惊风草适童,与猪骨适量炖服,每日1剂。


④七叶一枝花3克,柠檬根、土甘草各6克,南蛇藤9克,薄荷4.5克,水煎服,每日1剂。


⑤鱼腥草粉3克,纳人红锂鱼(约200克重,去内脏)肚中,加米辞少许煮吃,每曰1剂。


⑥草鞋根、桐木寄生、不出林、穿破石、十大功劳、鱼腥草各5克,水煎服,每日1剂。


⑦鱼腥草、过塘藕、臭牡丹根各6克,九龙胆、桐树皮3克,水煎取汁,加猴结3克配瘦猪肉适量蒸服,每日1剂。


外治法:药线点灸攒竹、水突、合谷、风门、肺腧、足三里、中府,每日1次。


预防及护理:


①避免受凉和感受潮湿,注意气候变化,特别是秋冬季节,更应注意保暖。


②加强身体锻炼,增强抗病能力。


③病后要适当休息,多喝水,并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煤气、尘烟、油气等刺激。


④及时治疗,彻底根除,防止诱发其他疾病。


小儿喘症


小儿喘症是以气喘、鼻煽、发热为主症的一种疾病;中医诊为“喘证”,西医的“小儿肺炎”、“气管炎”等均可出现此症。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冬春季发病率较高。以婴幼儿多见。


病因病机:外感风邪,内蕴痰法,气道闭塞,气逆而上。


临床表现:主症:咳嗽不畅而气喘,痰白而稀;或咳嗽痰浓,气喘鼻煽;或喉鸣痰壅,气喘憋闷,呼吸困难,鼻翼煽动,甚则两胁抽动,胸高抬肩,摇身撷肚;或呼吸浅促微弱或间隙叹息。


兼症:发冷发热,无汗,不渴;或发热有汗,口渴,咽红,脸红唇红;或高热烦躁,大便干结,小便黄少;或低热多汗,脸唇樱红或嫩红,干咳痰少;或四肢欠温,咳嗽无力,脸色苍白,消瘦神倦,不思饮食,大便溏烂;或脸色苍白,口唇青紫,呼吸浅促,四肢欠温,虚烦不安;或高热神昏,烦躁,胡言乱语,四肢抽筋,口闭不张,颈项强,两眼上视。


治疗原则:疏风祛痰,通道降气喘。


内治法:


①一见喜、十大功劳各15克,橘皮3克,水煎取100毫升,分2次口服,每日1剂。


②小叶田基黄10克,鱼腥革5克,水煎调蜂蜜适量服,每日1剂。


③葫芦茶、鱼腥草、大田基黄、大飞扬、桑白皮、山蒜根各3克,水煎服,每日1剂。


④批杷叶15克,六月雪、臭牡丹各9克,薄荷(后下)3克,水煎服,每日1剂。


⑤臭牡丹、白颈蚯蚓、粽叶根各适量,水煎服,每日1剂。


⑥不出林、满天星各25克,鱼腥草30克,薄荷(后下)3克,水煎服,每曰1剂。


⑦不出林、仰天蛊、百部、龙骨风、一点红各9克,天冬6克,水煎服,每日1剂。


⑧马鞭草5克,满天星、车前草、批杷叶、竹叶地桃花各10克,水前服,每日1剂。


⑨一枝黄花、一点红各适量,水前服,每日1剂。


外治法:


①白芥子末、面粉各30克,加水调和,用纱布包后敷贴背部,每日1次,每次约15分钟,出现皮肤发红为止,连敷3曰。


②大黄、芒硝、大蒜各15至50克,敷胸,纱布包,如皮肤未出现刺激反应,可连用3至5天。


③针刺定喘、丰隆、平喘、肺腧、膻中,每日1次。


④神门穴位埋针,每日2~3次,每次10分钟。


⑤药线点灸风门、肺腧、天突、足三里,每日1次。


⑥药线点灸肺腧、定喘、气户、天突,第1日灸2次,以后每日1次,至愈。


预防及护理:


①住所要清洁,保持空气新鲜,冬春季少带儿童去公共场所。


②多进行户外活动,多晒太阳,衣着要注意寒温适宜,进行一些力所能及的体育锻炼。


③加强营养,提高抵抗力。给予营养丰富易于消化的食物,水分供给要充足。


④患病时要保持安静,减少消粍,以利于康复,并要注意常换体位。


水痘的概述


水痘又名“水花”、“水喜”;是以发热,皮肤分批出现丘疹、疱疹、痂盖为特征的一种急性传染性疾病。全年均可发生,以冬春较多。任何年龄皆可发生,以1至6岁小儿得病较多。因疱疹内含水液,状如豆粒,故得名。中医、西医均诊为“水痘”。


病因病机:外感毒邪,湿热交蒸,发于肌肤。

临床表现:初起发热、头痛、咳嘛、全身不适,1至2天后开始出现红色斑疹、丘疹,很快变为疱疹,疹子发痒,以躯干多,四肢较少,痘疹在3至5天内分批出现,出疹多者,同一部位可见斑疹、丘疹、痘疹及痂盖,轻者痘疼红润,稀疏椭圆,淸净明亮,内含水液,并有瘙痒,伴发热,咳嗽,流涕,饮食减少;重者痘疹稠密,疹色紫暗,痘浆混浊不透亮,甚则口腔也见疱疹,伴高热心烦口渴,口咽干燥,唇红脸赤,精神不振,大便干结,小便黄少。


治疗原则:清热,除湿,解毒。


内治法:


①细叶榕、细茶叶各30克,水煎取浓汁,加蜂蜜30毫升,以文火熬成膏,每日1匙,开水送顿服。


②木豆、朱砂、赤小豆各6克,炮山甲15克,研末,用鸡冠血、甜酒冲服,每日1剂。


③锻山田螺10个,孵过的鸡蛋壳5个(煅),妇人血余炭3克,共研末配绪肝120克,混合煎香服,每日1剂。


外治法:


①豆腐渣120克,芭蕉芋、番薯各60克,臭硫磺粉30克,捣烂敷患处周围,留顶端以便排液。


②番薯1个(煨熟),臭硫磺粉3克,捣烂外敷患处。


③木豆梗、杨柳梗各适量,水煎洗澡,每日1剂。


④桑树虫、杜仲各适量,捣烂绞汁,涂患处。


⑤珍珠壳适量,研极细末,以人乳汁调匀敷眼周围,治痘出眼内或痘陷人眼。


预防及护理:


①病儿立即隔离,直至全部痘瘦结痂。


②室内空气要流通,注意避风寒,防止复感外邪。


③给易消化及营养丰富的饮食,忌油腻及姜、椒辣等辛辣之物,多饮开水,或用胡萝卜、荸荠、甘蔗等煎水代茶饮。


④勿使搔破皮肤,以防继发感染。若抓破皮肤可用绵茧散、青黛散撒布患处,或用2%龙胆紫外涂。


猪头肥的概述


猪头肥是以发热,耳下腮部肿胀疼痛为主要特征的一种急性传染性疾病;全年均可发生,以冬春多见;好发于5至9岁小儿;中医诊为“痄腮”、“腮肿”、“腮疮”、西医诊为“流行性腮腺炎”。


病因病机:风温毒邪侵袭,阻滞龙路、火路,气血壅塞,阻于耳下腮部。


临床表现:轻症:发冷发热,头痛轻咳,耳下腮部酸痛,咀嚼不便,继之一侧或两侧腮部肿胀疼痛,边缘不清。


重症:高热头痛,烦躁口渴,食欲不振,或伴呕吐,精神倦怠,腮部漫肿,灼热疼痛,咽喉红肿,吞咽咀嚼不便,大便干结,小便黄少。


治疗原则:疏风解毒,畅通两路,行气散血。


内治法:


①夏枯草、板蓝根各15克,水煎服,毎日1剂,连服2至4剂。


②山菠萝15克,木棉树皮、海桐皮各60克,水煎服,每日1剂。


③紫花地丁15克,水煎服,每日1剂。


④鲜海金沙30克,或干根15克,水煎服,每日1剂。


外治法:


①蓝不靛10克,黑火药5克,冰片3克,用冷开水调匀涂患处,每日2次。


②独脚莲适量,磨醋,外涂患处,并用药棉蘸药汁放人口腔内患侧第2颗大牙处,每日2~3次。


③石灰、青矾、雄黄各适量,共研末,调茶油涂患处。


④鲜八角树叶40克,红糖适量,捣烂外敷患处,每日1次。


⑤七叶一枝花30克,白芨15克,冰片1.5克,共研末,调米醋敷患处,每日1剂。


⑥青黛粉、鸡蛋清各适量,调匀涂患处。


⑦鲜红背菜适呈,配盐、泥适量捣烂外敷患处,每日换药1至2次。


⑧针刺翳风、颊车、合谷,发热加曲池;并发睾丸肿痛,加针血海、三阴交,每日1次。


⑨药线点灸患处梅花形穴和手三里,每日施灸1次,5日为1个疗程。


内外兼治:酸浆草30克,煎汤服,另用50克煎汤熏洗患部。


预防:


①隔离患者至腮腺完全消肿为止。


②本病流行期间或接触过病人,可采用板蓝根、银花各10克,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3日预防。


③发病期间应卧床休息,饮食以流质或半流质为宜,应避免酸辣食物,注意口腔清洁,多饮开水。


小儿麻痹后遗症


小儿麻痹后遗症是以发热、四肢疼痛,伴有谷道或气道症状为特征的一种急性传染性疾病;中医诊为“小儿麻痹后遗症”,西医诊为“脊髓灰质炎后遗症”。常流行于夏秋之间。1至5岁的小儿多见。


病因病机:风、湿、热邪入侵,阻滞龙路、火路,气血失调。


临床表现:前驱期:发热,咳嗽,多汗,嗜睡,头痛,想呕,呕吐,咽痛等,应疑为本病而继续观察。经1至4日后,热退,症状消失而愈。


瘫痪前期:根据病史,肢体疼痛,转侧不利,拒绝抚抱,烦躁不安或嗜睡,项背强直。


瘫痪期:热退后出现肢体麻痹,瘫痪无力,呈他缓性,分布不规则,不对称,以下肢为多,可见眼歪斜。


恢复期:瘫痪后1至2周开始恢复。一年后尚未恢复者则为后遗症。长期瘫痪,则肌肉明显萎缩,肢体畸形,皮肤欠温。


治疗原则:祛邪通路,调和气血。


内治法:


①短瓣石竹、毛杜仲、骨碎补、红柳各5克,鸡血藤10克,配猪尾1条炖服,每日1剂。


②走马胎、油麻根、松筋藤、鸡血藤、穿破石各6克,千金草1.5克,水煎服,每日1剂。


③五指牛奶、千斤拔、杜仲、枫荷桂、小叶金不换、走马胎各9~15克,双钩杂1.5克,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④牛耳枫12克,当归藤、半枫荷各15克,千斤拔15~30克,三叶鸡血藤30克,配猪骨头适量,水煎服,每日1剂。1个月为1个疗程。


⑤走马胎、松筋帘、五加皮、五爪金龙根、杜仲、十八症各适量,水煎服,每曰1剂。


⑥牛大力、大叶千斤拔各30克,水煎服,每日1剂。


外治法:


①枫荷桂、五加皮、五指牛奶、走马胎、小血藤、鸡血藤、千斤拔、宽筋藤、杜仲、羊耳菊各500克,双钩藤1.5克,水煎外洗,每日早晚各1次。


②针刺疗法:每日1次,留针20至30分钟。


③穴位结扎疗法:采用羊肠结扎并刺激穴位,根据以上带下、以主带次的原则选穴。


④三棱针疗法:用三棱针取穴点刺和患肤点刺相结合,当肌张力和皮肤温度恢复到一定程度后,再用三棱针配以矫形穴位,均用强刺激手法,疗效较好。或结合透穴针法,有提高疗效减少多次进针的优点。


预防及护理:


①在流行期间,儿童应少去人群聚集之处,避免过分疲劳和受凉,推迟进行各种预防注射和不急需的手术,尽量去除各种能使人体抵抗力减弱的因素。


②患病后要隔离40日,最初一周尤需注意气道隔离。患者排泄物用半量的漂白粉搅拌混合1小时后才能倒掉,床单、被子、食具要煮拂消毒,便器用3%漂白粉澄淸液浸泡。不能煮佛的衣物可在阳光下曝晒2小时,地面可用肥皂水或碱水洗刷。对密切接触者应严密现察20天。


③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可预防本病的发生。


鸡咳的治疗方法


鸡咳是以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咳后有特殊的吸气性吼声,即鸡鸣样的回声,最后倾吐痰沫为特征的一种传染性疾病;中医诊为“百日咳”、“顿咳、“顿嗽“、“顿呛”、西医诊为“百日咳”。四季均可发生,以冬春多发,5岁以下小儿多见。


病因病机:素体不足,调护失宜,伏痰内蕴,租遏气道,气道不通而作咳。


临床表现:初咳期:1至2周,咳嗽初起似有外感,但有逐渐加剧之势,常有流涕,痰白而稀,多泡沫。


痉咳期:4至6周,咳嗽频频阵作,咳后有回吼声,反复不已,人夜尤甚,痰多而粘,呕吐后阵咳暂停,烦躁,脸红,大便干结,小便黄。


恢复期:阵咳渐减,回吼声亦渐消失,呕吐减少,2至3周可愈。可伴手足欠温,神疲面白,多汗,周身无力,食少肚胀,大便溏薄,小便淸;或手足心热,夜卧不安,神色疲劳,寝汗,面颊发红,口唇干。


治疗原则:补虚健体,祛痰通道,止咳。


内治法:


①猪、牛、羊、鸡等动物的胆汁(以猪、鸡胆汁为优)鲜用或干燥制成粉用均可。5岁以下小儿,鲜胆汁每岁每次1至3克,每日1至2次。干粉,每岁每次服0.3至0.5克,每日2次。


②扛板归10至20克,水煎服,每日3次。


③蚱蜢焙干研为细末,每次1一2克,每日3次。


④扛板归12克,大蒜7克,冰糖适量,水煎服,每日1剂。


⑤荷叶、煅红柚子皮各15克,白糖9克,水煎服,每日1剂。


⑥鲜鱼腥草30克,鲜一箭球15克,鲜鹅不食草10克,水煎服,每日1剂,磨盘草20克,枇杷叶15克,水煎服,每日1剂。


⑦鲜一箭球全草30—40克,鸡蛋黄1个,水煎服,每日1至2剂。


外治法:


①针刺尺泽、合谷,每日行针1次,7日为1个疗程。


②用梅花针刺激颈、骶之脊旁3至4厘米区域,每日1次。于身柱穴拔火罐,每日1次。


③推拿:运八卦,掐合谷,推肺腧,掐揉五指节,推脾胃,揉鱼际、太渊,掐尺泽,每日1次。


④用新鲜生姜或大蒜切片,粘锅牛液或鸡蛋清,在胸骨部由上到下涂擦,每曰2次,每次数分钟。


⑤药线点灸天突、水突、肺腧、四缝,每日施灸1次,7日1个疗程。


预防及护理:


①隔离患儿者从发病起40日或痉咳出现后30曰。


②患儿污染环境及物品,用一般消毒法及采取通风、日晒等清洁措施。进行预防接种,保护易患儿。


③流行期间,可用鱼腥草或棕树叶10克,水煎分3次口服。也可口服大蒜或用大蒜液滴鼻,均有预防效果。


④注意休息,保证足够睡眠。


⑤居室阳光要充足,空气要新鲜,切勿突然受凉。


⑥年长儿童适当到户外活动,保持精神愉快。


⑦合理安排饮食,保征营养需要。


⑧痉咳发作时,宜坐起或站立,手可扶持他物,尽量做到自禁咳嗽。


白喉的治疗方法


白喉是以鼻、咽、喉部粘膜有白色假膜形成,伴有犬吠样咳嗽、气喘、发热、烦躁等全身毒血症状为特征的一种急性传染性疾病。中医诊为“白喉”、“白缠喉”、西医诊为“白喉”。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常流行于秋冬季节。各年龄均可感染得病,好发于8岁以下小儿。


病因病机:素体虚弱,疫毒时邪趁虚而人,阻塞气道。


临床表现:主症:咳声如吠,吸气困难,甚则窒息、昏迷。咽喉有白点或片状假膜,边缘清楚,牢固附着,刮剥容易出血,严重者,假膜迅速扩展到咽颊部和悬壅垂。


兼症:发热发冷,头痛身疼,鼻塞,咯吐粘性带血痰液:或高热汗出,脸红,眼睛发红,口渴心烦,小便短少;或低热,鼻干唇燥,咽喉微痛;或脸色苍白,喉间痰鸣,口唇发紫,烦躁出汗,吸气困难;或四肢不温,神疲乏力,头脸出汗。


治疗原则:补虚祛邪,畅通气道。


内治法:


①入地蜈蚣20克,捣烂取汁,冲温开水服,每日1剂,分2次服。


②白花蛇舌草、鱼鳞草、大水钱草各适量,捣烂,用第2道洗米水冲服,每日1剂。


③地桃花根适量,煎水内服并含漱,每日1剂。


④鲜蛇莓全草适量,捣烂,泡开水服,每日1剂。


⑤桐油果10只,煅存性,每次9克,开水泡服,每日2次。


⑥六月雪根、翻白草各30克,水煎代茶饮,每日1剂。


⑦六月雪、牛尾蕨各6克,七星剑30克,水煎服,每日1剂。


⑧矮凉伞6克,手指甲(烧存性)3克,水白济根4.5克,共研末,调陈醋分4次服,每日1剂。


外治法:


①指甲灰、蝴蝶草、梅片各3克,共研末,分数次用热毛管吹人喉内,每日1剂。


②田螺壳适量,烧灰研末吹人喉中,每次适量,每日数次。


③蜗牛1个(去壳,焙存性)加冰片0.9克共研细,吹喉。


④蛇麻适量捣汁,调鸡蛋清,加少许食盐,用棉签蘸涂咽部,每曰3至4次。


预防及护理:


①及时隔离治疗,直至白膜全部脱落,症状消失后2周或鼻、咽拭子培养多次阴性为止。


②卧室要彻底扫除,空气要流通,衣被在阳光下直接曝晒半天,用具须煮沸消毒15分钟或用5%来苏尔液浸泡1小时以上。


③进行白喉预防接种,可预防本病的发生。


④患病期间宜卧床休息,饮食予流质、半流质或软饭。


小儿虚弱


小儿虚弱是指小儿以消瘦、无力、生长发育迟缓、肌肉萎软为主症的一种疾病;中医的“五迟”、“五软”属此范畴,西医诊为“小儿营养不良”。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婴幼儿多见。


病因病机: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失于调养,气血不足,肌体失养。


临床表现:主症:消瘦,无力,坐迟,立迟,行迟,发迟,齿迟,语迟,智力不全,手足肌肉萎软无力。


兼症:脸色苍白或蜡黄,神情呆滞,懒动喜卧,发稀枯黄,发育迟缓,饮食减少,不思饮食,大便干结或大便溃烂。

治疗原则:补虚壮体。


内治法:


①黄花倒水莲、野娥眉豆根、虎杖各等分,配猪肉或鸡蛋水煎服,每日1剂。


②千斤拔、淮山、饿玛璜、铁苋菜各30克,共研末,每次6~9克,白糖水冲服或蒸猪肉服,每日1次。


③桐木寄生、葱各适量,炒干研末蒸猪肝服,每日1剂。


④回阳草3克切碎,猪肉适量共蒸服,每日1剂。


⑤走马风根皮60克,糖20克,水煎分早晚2次服,每日1剂。


⑥野桃花根9克,猪肉适量,水前服,每日1剂。


⑦百鸟不落根6克,研末与鸡蛋1个蒸服,每日1剂。


⑧饿玛璜500克,金线吊白米250克,白茅根、小火炭母、鸡尿藤各1000克,切碎,水煎取汁,浓缩成膏,每次服15克,每日2次。


⑨黄糖、黄豆粉各500克,炒糯米100克,胎盘粉200克,乳酸钙50克,共研末,蒸制成饼,每只重8克,每次服1~3只,每日服2~3次。


⑩泥鳅、蚂蚱、五谷虫各9克,炒干研末,温开水送服,可同时吃鲤鱼或胎盘粉适量,每日1剂。


外治法:


①艾灸足两踝每次3壮,每日1次,用于语迟。


②艾灸心腧穴,每次3壮,每日1次,用于语迟。


③将赤豆粉研为细末,酒和涂于舌之上下,每日1次,用于语迟。


④针刺大椎、安眠、哑门、陶道、百会、印堂、内关、合谷、足三里,每曰1次。


⑤耳针心、肾、脾、脑干、皮质下,隔日1次。


⑥穴位注射:在足三里穴注人5%当归液0.3~0.5毫升,隔日1次,20日为1个疔程。


⑦药线点灸中脘、命门、脾腧、骨腧、足三里、百会,每日1次,10日1个疗程。


预防及护理:


①注意孕期保健,保证足够的营养和睡眠,保持心情舒畅。


②尽可能母乳喂养,合理增添辅食,保证营养均衡。


③适当活动或锻炼身体,以帮助消化。


小儿吐乳


小儿吐乳是指小儿哺乳后不久即将部分奶汁吐出的一种疾病;中医诊为“小儿吐乳”、“小儿溢乳”。见于哺乳期幼儿。


病因病机:


①喂养不当(如过饱或过快),谷道不畅,气逆于上。


②外邪侵袭,阻滞谷道,气逆于上。


③食后啼哭,气机不畅,谷道之气逆于上。


临床表现:哺乳后不久即将部分奶汁吐出,可伴哭闹,躁动,睡眠不安。


治疗原则:畅通谷道,降逆止咽。


内治法:


①老姜3片、水竹叶1片、灶心土12克,灯心草1扎,薄荷(后下)1.5克,1只(捣烂泡开水取汁),水煎冲蜘蛛汁服,每日1剂。


②樟木子、陈大麦各12克,捣碎水煎频服,每日1剂。


③大米7粒,炒焦研末,开水、乳汁各半送服,每次1剂,每日2~3次。


④鸡内金适量,焙干研末,每次2克,乳汁调服,每日1至2次。


预防及护理:


①喂乳要按时定量,不可过饱。


②乳汁多者哺乳时要用手指夹住乳房靠近乳头处,以防小儿吸吮过快。


③哺乳完毕后,将小儿竖起,轻拍其背部十余分钟,然后才可让其躺下。


④哺乳时尽可能在安静、舒适、干净、空气新鲜的地方进行。


新生儿不乳的治疗方法


小儿不乳是指新生儿出生12小时后因口腔疾患而不能吮乳的一种疾病;中医诊为“不乳”,西医诊为“新生儿不吮乳”。如果因口腔疾患或先天缺陷而导致不气,或初起吸扰正常,而以后再出现不乳,必因其他疾病所致,不属此范围。


病因病机:


①禀赋不足,或因难产、滞产、产程过长等因索,使力气虚弱不振,声低息微,气息奄奄,无力吸吮。


②妊娠期间,过食寒凉之品,或生产时护理不当为寒所侵,使婴儿伤风寒,寒邪内蕴,阻滞谷道,乳食不下。


③婴儿吞人羊水,致秽法之邪壅结谷道,或因胎粪不下,或因小便不通,致秽热壅结,气机不运,导致不乳。


临床表现:


主症:亲生儿出生12小时后不能吮乳。


兼症:气息微弱,哭声低沉,脸色苍白,口唇淡白;或脸色苍白,四肢欠温,口鼻气冷,唇舌色淡,肚子冷痛而曲背啼哭;或肚子胀满,大便不通,小便黄小或兼呕吐,啼哭声粗,烦躁不宁,气息短促。


治疗原则:补虚壮体,散寒通道,逐秽清热。


内治法:


①生葛根捣汁或干葛根煎汤适量服。


②葱、人乳汁各适量共蒸,另取黄连1克水煎取汁,和服,每日1剂。


③人参适量煲水灌服。


外治法:


①文条悬灸脚。


②吴茱萸、鸡肠草、磨盘草、夜关门、毛算盘、地桃花、仙茅草、山胡椒各10克,田螺5只,人中白少许,水煎取汁,将称砣1只烧红后淬人药液中,令蒸气熏患儿,每日2次。


预防及护理:


①孕期要注意营养,做好产前检査,防止难产、滞产、羊水吸人等情况的发生。


②注意婴儿保暖,防止受凉。


小儿胎黄


小儿胎黄是指胎儿出生后皮肤、脸、眼睛发黄的一种疾病;轻者10天左右自行消退,重者黄色逐渐加深,并可伴有发热、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等症。中医、西医均诊为“新生儿黄疸”。

病因病机:母体素蕴湿热邪毒,传于胎儿。


临床表现:主症:新生儿皮肤、脸、眼晴发黄,颜色鲜明或晦喑。


兼症:精神尚可或精神疲乏,发热或四肢欠温,小便深黄,大便干结或溏烂,可呈灰白。


治疗原则:淸热,祛湿,退黄。


内治法:


①鲜满天星15克,捣烂,开水泡服,每日1剂。


②山黄连、粽粑叶梗、龙眼木寄生各9克,鸡屎藤6克,水煎服,每日1剂。


③田基黄15克,节节红9克,水前服,每日1剂。


④十大功劳、鸡屎藤各6克,山花椒1.5克,水煎服,每日1剂。


⑤竹蜂1只,研末分两次服,每日1剂。


外治法:


①无娘藤、密蒙花、姜黄各适量,水煎,用蒸气熏患儿(乳母可服适量药液)。


②鬼画符适量,水煎外洗,每日1剂。


③路边青、红丝线草、米汤树根、桐油树根各250克,煎水洗患儿。


内外兼治:


①一箭球适量,水煎服并外洗。(用药前先用刺猬毛刺破患儿牙龈粘膜数点。)


②黄饭花120克,水煎服并洗澡,每日1剂。


预防及护理:


①妊娠期间注意饮食卫生,忌酒和辛热之品。


②妊娠期间避免滥用药物。


③对以前疑有原因不明的死胎、流产或新生儿重度黄疸的孕妇要在分娩过程中密切注意,尽可能地缩短分娩时间,尽快地结扎脐带。


④对前胎有黄疽史的孕母,可在妊娠24周后开始在医生指导下服中药预防。


小儿厌食症


小儿厌食证是以小儿不思饮食,食而不化为主症的一种疾病;中医的“积滞”,西医的“消化不良”等属此范畴。一年四季均可发病。


病因病机:


①乳食不节,喂养不当,或乳食无度,过食肥甘,谷道积滞不畅。

②体质虚弱,谷道功能失常,饮食停滞不化。


临床表现:主症:不欲吮乳或纳食,肚子胀满,可呕吐酸腐或夹食物残渣。


兼症:烦躁不安,哭闹,一侧或两侧腮红,脸色青黄,大便臭秽;或脸色蜡黄,困倦无力,肚痛喜按,大便溏薄,夜卧不安。


治疗原则:化积,导滞,通道。


内治法:


①鸡内金30克,瓦片焙黄研细末,开水冲服,每日1至2克。


②黑白丑10克,焙干研为细末,调和面粉,制成饼干,每日食数片。


③饭锅巴1块,如掌大,焙焦,煎汤送服。


④神曲、麦芽、山楂各6克,加槟榔3克,煎汤,每日服3次。


外治法:


①针刺足三里、中脘、大肠腧、气海等穴,每日1次。


②捏脊疗法(同小儿疳积)。


③药线点灸上脘、中脘、下脘、足三里、脾腧、胃腧、肝腧、合谷、四缝等穴,每日1次,10—14日1个疗程。


预防及护理:


①调理饮食,原则是多给各种维生隶、蛋白质,少脂肪和碳水化合物,避免吃难以消化的食物,供给足够的水分,适当食用水果、青菜等副食。


②喂食要定时定量,随着年龄的递增注意其数量的供给。


③适当活动或运动,以帮助消化。


小儿尿床


小儿尿床是指3周岁以上的小儿睡眠中经常小便自遗,醒后方觉的一种疾病;中医诊为“小儿遗尿”、西医诊为“小儿小便自遗”。一年四季均可发病。


病因病机:素体虚弱,水道失约。


临床表现:主症:睡中遗尿,量或多或少,一夜1至2次或更多,醒后方觉。


兼症:面色苍白,智力迟钝,腰膝酸软,小便清长而频数,甚则四肤冰冷;或脸色苍白,精神不振,四肢无力,食欲不振,大便溏烂:或小便黄臊,性情急躁,夜间磨齿,脸红唇红。


治疗原则:补虚固尿。


内治法:


①鸡内金20克,猪小肚1个,共焙干研末,早晚各5克,开水送服,10日为1个疗程。


②生龙骨30克,水煎取汁,煮鸡蛋2个服,每晚1次,连服3至6晚。


③金樱子30克,猪小肚1个,冰糖3克,炖服,每日1剂。


④夜关门15克,大叶白纸扇9克,猪小肚1个,炖服,每日1剂。


⑤沙虫适量炒黄,白米50克,煮粥吃,每日1剂。


⑥桑螵蛸9克,金樱根60克,地桃花、红糖各30克,水煎服,每日1剂。


⑦鸡肠60克,煅,研末,开水送服,每日1剂。


外治法:


①丁香1至2粒,研末,以冷开水调敷脐部。


②药线点灸下关元、阴陵泉、三阴交,每日1次,10天为1个疗程。


③五倍子、何首乌各3克,研末,用醋调敷于脐部,后以纱布覆盖,每晚1次,连用3~5次。


④针刺夜尿点(掌面远端小指关节横纹中点处),留针15分钟,隔天1次,7次为1个疔程。


⑤针刺百会、关元、中极、三阴交,针后加灸,每日下午1次。


⑥耳针宵、膀胱、尿道、皮质下、交感、肾上腺、神门。


⑦推拿:每天下午揉丹田200次,摩腹20分钟,揉龟尾30次,较大儿童可用擦法,横擦肾腧等,以发热为度。


预防及护理:


①自幼儿开始培养其按时排尿的习惯及合理的生活习惯。对较大儿童勿使其过度疲劳。


②积极预防与治疗引起遗尿的原发疾病。


③患儿晚饭及临睡前注意最好不给流质饮食,少喝水。


④临睡前先令患儿排空小便,人睡后注意患儿遗尿时间,按时唤醒,从而养成每晚能自行排尿的良好习惯。


⑤积极鼓励较大儿童消除顾虑,克服怕羞以及精神紧张等不良因索,对治愈遗尿建立信心。


小儿夜哭


小儿夜哭是指小儿白天如常,入夜则啼哭不安,或每夜定时啼哭,甚则通宵达旦的一种疾病;中医诊为“小儿夜啼”。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半岁以下儿童多发作。

病因病机:


①素体阳虚,肚子受凉,气机不畅则肚痛而哭。


②恣食辛香燥热之品,或服用温热药,火伏热郁,积热上炎,灼伤阴液,脏腑失润,脏躁而哭。


③神气不足,心气怯弱,目触异物,耳闻异声,夜间受惊而哭。


临床表现:


主症:人夜则啼哭不安,或每夜定时啼哭,甚则通宵达旦。


兼疲:睡喜伏卧,曲腰而啼,四肢欠温,食少便溏,脸色青白,唇舌淡白;或睡喜仰卧,见灯火则啼哭愈甚,烦躁不安,小便黄少,大便难结,脸红唇红;或睡时惊悸,口唇及脸色乍青乍白,紧偎母怀。


治疗原则:补虚,安神,清热,定惊。


内治法:


①牛屎青根、麦冬、竹叶各9克,水煎服,每日1剂。


②灯花(花生油灯点燃结成的灯花)1枚,研末,开水送服,每日2至3次。


③蝉蜕5只(去头足)水煎取汁,冲拇指甲末适量服,每日1次。


④节节花适量,水煎服,每日1剂。


⑤蝉衣末1克,薄荷适量煎汤取汁送下。


外治法:


①天竺黄、川芎、双钩膝、朱砂各6至9克,以布包好,挂小儿胸前心尖部,啼哭停止即除去药。


②艾线、葱各适量,煎汤洗肚子,再用艾线烘热熨脐腹十余次。


预防及护理:


①调节寒温,避免受凉。


②注意饮食,少吃辛辣厚味不易消化之食物。


③不要惊吓孩子,不让小儿看恐怖的电视、电影、书画等,不说恐怖的故事给小儿听。


雪口


雪口是以小儿口腔舌面上满布白屑为主症的一种疾病,中医诊为“鹅口疮”,西医诊为“口腔白色念珠菌感染”。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多见于哺乳期幼儿。


病因病机:口腔不洁,感染邪毒。

临床表现:先在口腔舌面上或两颊内侧粘膜上出现白屑,渐蔓延至牙龈、口唇、软硬腭等处。白屑周围绕以红晕,互相融合,渐渐增大,状如凝乳,拭后不久又生,重拭可见出血。常伴哭闹不安,拒乳厌食等。严重者白屑可蔓延整个口腔粘膜,上延鼻道,下及咽喉、气管,如雪花叠叠,上下塞塞,引起呼吸不利,吞咽困难,脸色青紫,喉中痰鸣等危重征候。


治疗原则:祛邪解毒。


外治法:


①吴茱萸、附子各10克,研末,用米醋适量调成糊状,敷涌泉穴。


②五倍子30克,炒黄,加白糖适量再炒至糖溶化为度,晾干,与枯矾24克共研末,调香油涂患处,每日2至3次。


③无患子、雀儿麻各6克,捣碎用蜂蜜浸一夜,含漱或外擦患处。


④冬青叶60克捣烂,加少量调匀取汁含漱,再用人中白、熟硼砂、熟石膏、青黛各1.5克,研末撒患处。


⑤地黄瓜根适量,煎水含漱,每日数次。


⑥甘蔗皮适量(煅),冰片少许,共研末撒患处,每日2~3次。


⑦刺黄连、薄皮藤、红牛头草、石虫、冰片各适量,共研末吹人口内,每日2至3次。


⑧家鹅屎适量,烧炭研末,吹人口腔内,每日2至3次。


预防及护理:


①注意清洗口腔,奶瓶等食具要消毒清洁。


②避免过热过咸过酸之食物。


③提倡母乳喂养,喂乳前要清洗奶头。


④增加辅食营养要合理、丰富,尤其注意补充维生素C及维生素B。


小儿夜汗


小儿夜汗是指小儿睡中出汗,醒后即止的一种疾病;中医诊为“小儿盗汗”、“汗证”。一年四季均可发病。2~6岁儿童多发作。


病因病机:身体虚弱,水道功能失调。

临床表现:睡眠中汗出较多(尤其头及背部),醒后即止,身凉,精神不振,怕冷,四肢冰冷,倦卧思睡;或心烦少眠,手足心热,口渴多饮,醒后哭闹。


治疗原则:补虚止汗,调理水道。


内治法:


①蒲扇烧炭研末,每服3至6克,酒送服。


②泥鳅鱼150至200克,用热水洗净粘液,去内胜,油煎至焦黄,加水1碗半,煮至大半碗,服汤(可加少许盐),每日1次,连服3天。


③炙甘草9克,瘦猪肉60克,蒸服,每日1~2剂。


④北芪18克,浮小麦12克,水煎服,每日1剂。


⑤白花丹、鹅不食草、天鹅抱蛋、玛璜七、红乌桕树、猴肉各适量,韭菜10克,水煎服,每日1剂。


外治法:


①郁金3克研末,调醋敷两乳头。


②甘蔗叶适量,煎水外洗,每日1至2次,连洗2至3日。


③五倍子粉适量,醋调成糊状,外敷脐部。


④针剌或艾灸大椎、曲池、三阴交、肺腧、背腧。


预防及护理:


①合理喂养,给予容易消化吸收的食物。


②适当活动或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③患病要在医生指导下用药,不可随意用药,尤其是抗生素。


小儿屙泻


小儿屙泻是以大便次数增多,便下稀薄,或如水样为主症的一种疾病;中医诊为“小儿泄泻”,西医的“急性肠炎”等属此范畴。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夏秋季发病率较高。常见于2岁以下幼儿。


病因病机:


①喂养不当,乳食不洁或不节,或乳食无度,或过食肥甘生冷,使谷道功能失常,清浊不分,夹杂而下。


②外邪侵袭,谷道功能失调,水谷相杂而下。


③脏腑娇弱,谷道运作无力,水反为湿,谷反为滞,水谷内阻,合污而下。


临床表现:


主症:大便次数增多,便下淸稀多沫,色淡,臭气轻;或大便腐臭,状如败卵,泻后痛减;或大便如水样,完谷不化,色绿或黄可有少许粘液;或时泻时止或久泻不愈,大便稀或水谷不化,杂有白色乳块或食物残渣,每于食后屙泻。


兼症:肚胀肚痛,哭闹,口臭,不思饮食,呕吐;或肠鸣肚痛,发热,鼻塞,流清涕,轻咳;或肛门灼热发红,小便黄;或脸色苍白,睡眼露睛,四肢冰冷,形体消瘦,怕冷,精神不振。


治疗原则:调理谷道,利湿止泻。


内治法:①石榴皮9克,水煎加适量红糖服,每日1剂。


②麻风草根(去表皮)、田基黄、鹅不食草各250克,神曲120克,水煎取汁500毫升,每次服1匙羹,每日3次。


③三叶人字草15克,水煎服或当茶饮,每日1剂。


④石榴树心、山荆木心、稔子木心、金樱藤、枫木心各6克,捣烂加少许生盐,米酒1至2滴,泡开水服,每日1剂。


⑤火炭母、地桃花各60克,凤尾草50克,水煎服,每日1剂。


⑥枫树叶、铺地稔、酸藤根、毛算盘根、土党参、饿玛璜各6克,水煎服,每曰1剂。


⑦稔子干、茶叶、土葛根各6克,共研末,开水泡,分3次服,每曰1剂。


⑧大飞扬50克,火炭母30克、铁苋菜20克,加水煎取90毫升,每次服5至15毫升,每日3次。


⑨火炭母、黑脚蕨、霜坡虎各9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剂。


⑩五指牛奶根、过塘蛇各15克,稔子根9克,藿香6克,水煎服,每日1剂。


⑩高梁粟、麦糁粟、灶心土、羊牯草根、樟树皮、籼米各适量,共炒黑,水煎服,每日1剂。


外治法:


①推拿:从长强穴往上推至腰椎50次,揉丹田穴30次,或加灸神厥穴。


②香附子适量,共捣烂,以醋炒热敷肚脐。


③串鱼草叶、石榴叶、黄荆树叶、葱头(均为鲜品)各适量,共捣烂调酒敷肚


④草鞋根、金银花、生姜各适量,煎水洗澡。


⑤葱头3个,酒饼半只,车前草3根,共捣成饼,煨热敷肚脐。


⑥鬼针草30克,煎汤温浸双足,每日1次,连用3曰。


⑦针刺足三里、气海、天枢、阴陵泉,每日1次,并艾灸神厥10分钟。


⑧推拿:摩腹、揉脐各5分钟,揉足三里10次,向上推七节50次,捏脊3~5遍,擦脊柱以发热为度,揉龟尾30次,推脾土、三关各300次,每日1次。


预防及护理:


①轻者要减少饮食,母乳喂养者要缩短喂奶时闻,延长间隔时间;重者须禁食8~12小时,随着病情好转渐予少量母乳或米汤等易消化之食物,禁食期间要注意体液的补给。


②勤换尿布,每次大便后用温水冲洗臀部,擦干后扑上滑石粉,以防止皮炎。糜烂部分在空气中暴露,使局部干燥,然后涂麻油调青黛散或2%龙胆紫溶液。


③提倡母乳喂养,增添副食不宜过快,品种不宜太多,夏天或患病时不宜断奶,定时定量喂食。


④注意环境及饮食卫生。


⑤注意保暖,避免受凉,尤其是肚子和骶部。


小儿肚痛


小儿肚痛是以肚子包括肚脐的两旁及耻骨以上部位发生疼痛者,均称为肚痛。中医诊为“小儿腹痛”,西医的“肠炎、肝炎、寄生虫病、肠套叠、阑尾炎、嵌顿疝、机能性腹痛、痢疾”等均可出现肚痛。这里指的是无外科急腹症指征的小儿肚痛。一年四季均可发病。

病因病机:


①外邪侵袭或乳食积滞,或虫积于内,阻滞谷道,气机不畅而痛。


②素体虚弱,阳气不足,运行无力,气机不畅而痛。


③跌倒外伤,气滞血浓,龙路火路不通而痛。


临床表现:主症:肚痛暴急呈绞痛,上下攻冲,阵阵发作,曲腰呻吟,痛处喜按;或腹部胀痛,按之痛甚;或肚痛欲泄,泄后痛减;或肚子隐隐作痛喜按,绵绵不休,时作时止,得温则舒,得食暂缓,每于晨间或饭前发作;或肚痛如针剌,痛有定处,固定不移,按之痛甚,昼轻夜重。


兼症:脸色苍白,额上汗出,手足欠温,甚至唇色靑暗,肠鸣漉漉,得温则舒,遇冷加重,呕吐,屙泻或大便稀溏,小便清长;或口气秽臭,不思乳食,嗳气腐臭,矢气恶臭,大便酸臭或有完谷,呕吐酸腐,夜卧不安,口渴多饮;或脸色苍白,形体消瘦,精神倦怠,四肢淸冷,不思饮食,大便塘薄。


治疗原则:祛邪消食,补虚行气,活血散淤,通路止痛。


内治法:


①生姜、陈皮、红糖各适量,可加少许花椒或胡椒,水煎趁热服,每日1剂。治寒邪侵袭肚痛。


②槟榔仁或南瓜子仁适量,加米醋适最浸泡半小时后吃槟榔仁或瓜子仁。治虫积肚痛。


③鲜红苋菜、鲜鸡肉菜各50克,鲜紫苏20克,切碎蒸瘦猪肉适量,每曰1剂,分2~3次服。治体虚肚痛。


外治法:


①温和灸中脘、气海、关元。


②针刺足三里、合谷、内关。


③揉按中脘,分推腹阴阳,摩神阙,逆运内八卦。


④用淡豆鼓、大砂食盐适量,生姜数片,葱白数茎捣烂,共炒至热,用棉布包裹,温熨脐部,同时轻轻操揉,冷后炒热再敷,直至痛止。


⑤柑子皮1个,枫树叶适量,油菜子、香附子各1汤勺,四季葱头2个,共捣烂调盐水炒热敷肚脐。


⑥茶叶、生盐、酒各适量,共捣烂加人银器敷肚脐。


预防及护理:


①注意饮食卫生,合理喂养。


②注意保暖,防止受凉。


③适当运动,增强体质。


④肚痛时注意鉴别查找原因,未査明原因之前不可随便服用止痛药,以防误诊、漏诊。

原文标题:壮医学妇幼疾病疗法